高頻熱處理:冷卻也是熱處理工藝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驟,冷卻方法因工藝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控制冷卻速度。一般退火的冷卻速度慢,正火的冷卻速度較快,淬火的冷卻速度更快。但還因鋼種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空硬鋼就可以用正火一樣的冷卻速度進行淬硬。金屬熱處理工藝大體可分為整體熱處理、表面熱處理和化學熱處理三大類。根據加熱介質、加熱溫度和冷卻方法的不同,每一大類又可區分為若干不同的熱處理工藝。同一種金屬采用不同的熱處理工藝,可獲得不同的組織,qpq熱處理,從而具有不同的性能。鋼鐵是工業上應用廣的金屬,而且鋼鐵顯微組織也為復雜,因此鋼鐵熱處理工藝種類繁多。
隨著淬火技術的發展,人們逐漸發現淬冷劑對淬火的影響。三國蜀人蒲元曾在今陜西斜谷為諸葛亮打制3000把刀,相傳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這說明中國在古代就注意到不同水質的冷卻能力了,同時也注意了油和尿的冷卻能力。中國出土的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4)中山靖王墓中的寶劍,心部含碳量為0.15~0.4%,而表面含碳量卻達0.6%以上,說明已應用了滲碳工藝。但當時作為個人“手藝”的秘密,不肯外傳,因而發展很慢。
熱處理
1:退火:指金屬材料加熱到適當的溫度,南陽熱處理,保持一定的時間,然后緩慢冷卻的熱處理工 藝。常見的退火工藝有:再結晶退火,去應力退火,定形熱處理,球化退火,完全退火等。退火的目的: 主要是降低金屬材料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切削加工或壓力加工,減少殘余應力,提高組 織和成分的均勻化,或為后道熱處理作好組織準備等。2
:正火:指將鋼材或鋼件加熱到 或 鋼的上臨界點溫度以上,30~50℃保持適當時間后,在靜止的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的工藝。正火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低碳鋼的 力學性能,-切削加工性,細化晶粒,消除組織缺陷,為后道熱處理作好組織準備等。3:淬火:指將鋼件加熱到 ac3 或 ac1鋼的下臨界點溫度以上某一溫度,保持一 定的時間,然后以適當的冷卻速度,獲得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的熱處理工藝。常見的淬 火工藝有鹽浴淬火,馬氏體分級淬火,貝氏體等溫淬火,緊固件熱處理,表面淬火和局部淬火等。淬火的目 的:使鋼件獲得所需的馬氏體組織,提高工件的硬度,強度和耐磨性,為后道熱處理作好組 織準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