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肉質細嫩,味道清爽鮮美,營養豐富,號稱是“水中人參”。泥鰍具有對環境適應能力強、容易養殖、運輸方便,生產成本低等優點,是一個非常適合農民朋友們養殖的水產品種。那么泥鰍應該如何養殖呢?一種是當年放養的苗種當年收獲成鰍,養泥鰍技術,就是4月份前把體長4-7厘米的上年苗養殖到下半年的10-12月份收貨,這樣既有利于泥鰍生長,提高飼料效率,當年能達到上市規格,還能減少由于囤養、運輸帶來的病害。第二種就是隔年下半年收獲,也就是當年9月份將體長3厘米的泥鰍養到第二年的7-8月份收獲 4月份至5月上旬正值泥鰍懷卵時期,放養時間應該避開泥鰍的繁殖季節,可選在2-3月份或6月中旬后放苗。
我們都知道泥鰍的食性是受周圍環境的影響的,其中水溫的影響,是大的,一般的合適的泥鰍投喂的溫度是在15℃左右,溫度太高或者是太低都會影響到泥鰍的食性,而且如果稍有不注意,極有可能會浪費飼料,還會增加飼料的投入成本。一般的我們可以在土壤里加入一些生物,養殖泥鰍技術,這樣就能夠不用人工定時喂養,而且這對泥鰍的生長也是有一定的幫助的,還能夠讓泥鰍自然的生長。
泥鰍的投喂技巧
1、四定投喂技巧:池塘飼養泥鰍,鰍苗下塘后2天內不投飼料,等鰍苗適應池塘后再投飼料。做到定時、定量、定質、定位。
2、四看投喂技巧:在泥鰍的飼養過程中給泥鰍投餌時,泥鰍養殖技術,通過觀察池塘的表面現象就能判斷實際的投餌量是否合適。一看吃食時間長短、二看泥鰍個體的生長、三看水面動靜、四看水---化。
要做到“二防、二勤、三早、四看”,即防逃、---,天津泥鰍,勤巡塘、勤作日記,早清塘、早開食、早放養(延長泥鰍生長期),看泥鰍活動和攝食情況、看天氣變化情況、看水---化情況、看季節變化情況等決定飼料投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