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型號 lb800/lb1000/lb1500/lb2000/lb3000/lb4000/lb15000:字母為設備類型的簡寫,數(shù)字為攪拌鍋一次的攪拌產量kg/45s-60s)。設備分類1. 按生產能力可分為:小型、中型和大型。小型,即生產率在40t/h以下;中型,即生產率在40~400t/h;大型,即生產率在400t/h以上。2. 按搬運方式遷移方式可分為:移動式、半固定式和固定式。移動式,即料倉和攪拌鍋自帶輪胎,可隨施工地地點轉移,適用于縣鄉(xiāng)公路和低等級公路工程;半固定式,即將設備裝置在幾個拖車上,在施工地點拼裝,多用于公路施工;固定式,即將設備作業(yè)地點固定,又稱瀝青混凝土加工工廠,適用于工程集中、城市道路施工。3. 按工藝流程攪拌方式可分為:連續(xù)滾筒式和間歇強制式。連續(xù)滾筒式,即采用連續(xù)不間斷的攪拌方式生產,骨料的加熱烘干和混合料的攪拌在同一個滾筒中連續(xù)進行;強制間歇式,即骨料的加熱烘干和混合料的攪拌是強制周期性進行的。設備一鍋一鍋分開攪拌,每攪拌一鍋為45秒到60秒,產量隨設備型號而定。間接式攪拌設備與連續(xù)式攪拌設備的比較
強制間歇式拌和設備的生產一般為各組成成分碎石、砂子、石粉、瀝青等按比例分別進行1計量且間歇分批投料和強制攪拌,即分批計量——分批投料——分批強制攪拌——分批出料。骨料在烘干之后計算。冷骨料的烘干加熱和混合料的攪拌分別在兩個不同的總成裝置干燥滾筒和攪拌器內進行;冷骨料烘干加熱方式為火焰逆流式。其自動化程度高,瀝青混合料制備高,烘干加熱效果好,成品料殘余含水量小,適用范圍廣。但是產生大量粉塵,除塵設備成本高。 連續(xù)滾筒式攪拌設備的生產一般為各組成成分碎石、砂子、石粉、瀝青等按 比例分別進行連續(xù)動態(tài)計量且連續(xù)投料和滾筒跌落攪拌,即按或容積連續(xù)計量——連續(xù)投料——連續(xù)滾筒跌落攪拌——連續(xù)出料。骨料在烘干加熱前計量。冷骨料的烘干加熱和混合攪拌在同一總成裝置烘干攪拌筒內進行的,冷骨料烘干加熱方式為火焰順流式。生產過程中粉塵量大量減少,污染小,生產工藝簡化。由于其采用順流加熱方式,熱效率相對較低,混合料成品殘余含水量難以掌握,混凝土拌和站,且瀝青可能接觸明火產生老化。
瀝青攪拌站的冷骨料干燥系統(tǒng)對具有含水量的濕冷礦料加熱和烘干需要消耗大量的熱能,因此在干燥系統(tǒng)的燃料選擇上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一般的氣體燃料如天然qi和固體燃料如煤炭等,其燃燒性能不足,熱量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因此,冷骨料干燥系統(tǒng)應選擇液體燃料,如柴油和重油等。重油又被稱為燃料油,800型混凝土拌和站,呈暗黑色液體,按照國際公約的分類方法,重油屬于可---性油類。換言之,重油具有比較粘稠、含水量低、雜質較少、較難揮發(fā)等特性。而重油比柴油的價格更為便宜,因此,從經濟性和實用性等方面考慮,重油更適合作為瀝青攪拌站的燃料。
混凝土拌和站石料含水量和顆粒大小的控制
干燥系統(tǒng)需要對石料進行烘干和加熱,其原因是濕冷的原材料達不到瀝青攪拌站生產的要求,而原材料的濕冷程度越高,干燥系統(tǒng)的工作強度就越大,運城混凝土拌和站,尤其是對于吸水性較強的細集料。有研究表明,每當石料的濕度增加1%,能耗將會提高10%,可見控制石料含水量的重要性。在生產過程中,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廠家,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石料的濕度,如為了利于排水,通常石料的堆放場地需具有一定的坡度,對地面使用混泥土進行硬化,場地周圍應寬敞便于水分蒸發(fā),場地上方也應修建遮棚---雨水滲透。干燥系統(tǒng)除了對石料的濕度有較高的要求外,對石料顆粒的大小和規(guī)整程度也有要求。在冷骨料干燥系統(tǒng)的工作運行中,對于石料粒徑合格率低于70%的情況,將會增大溢料的工作量,如此一來必然導致燃料浪費。因此,要嚴格控制石料的粒徑大小,對不同粒徑的石料進行分類處理,以降低干燥系統(tǒng)的工作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