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的歷史來源
水的提升對于人類生活和生產都十分重要。古代已有各種提水器具,如埃及的鏈泵前17世紀、中國的桔槔前17世紀、轆轤前11世紀、水車公元1世紀 ,以及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阿基米德發明的螺旋桿等。公元前200年左右,古希臘工匠克特西比烏斯發明了原始的活塞泵-滅火泵。早在1588年就有了關于4葉片滑片泵的記載, 以后陸續出現了其他各種回轉泵 。1689年,法國的d.帕潘發明了4葉片葉輪的蝸殼離心泵。1818年 ,美國出現了具有徑向直葉片 、半開式雙吸葉輪和蝸殼的離心泵。1840~1850年,美國的h.r.沃辛頓發明了泵缸和蒸汽缸對置的蒸汽直接作用的活塞泵,標志著現代活塞泵的形成。1851~1875年,帶有導葉的多級離心泵相繼發明,使發展高揚程離心泵成為可能。隨后,各種泵相繼問世。隨著各種技術的應用,泵的效率逐步提高,性能范圍和應用也日漸擴大。
產品描述:
目前國內的離心式開式葉輪的紙漿泵輸 送的紙漿中干燥物料的含量是在3-5%。渣漿泵可用作重濃度漿料泵,或者說是濃度漿泵,輸送漿料濃度可達18%純干料濃度。因此用渣漿泵輸送重濃度或者濃度漿料,具有---的優勢。
渣漿泵可輸送固體性顆粒漿料非吸水性固體,如:渣漿、砂漿、灰漿、污泥、水煤漿、尾礦渣漿等。輸送的漿料中即使固體顆粒含量超過80%,渣漿泵一樣能夠順暢輸送。由于渣漿泵轉子---的開放設計,即使很大的固體顆粒也不會阻塞在泵腔里。
據悉,目前,我國石化業正朝著大型化、規模化和國際化方向發展,未來5年內仍將保持可持續發展。國內數十套千萬噸級煉油裝置和百萬噸級乙烯裝置將進行新建和改擴建,為石化用泵的需求開辟了廣闊的市場。此外,目前國內各煉廠運行的各種類型泵已經陳舊老化,急需更新和改造。
在生產和生活中不銹鋼泵隨處可見,但是隨著我國工農業的進步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不銹鋼泵閥在我國的市場上仍有---的增長空間。
未來5年中國石化用泵的發展方向是大型化、高速化、機電一體化,以及產品成套化、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是高溫泵、低溫泵和---溫泵、精密計量泵、耐腐蝕泵、輸送黏稠介質和帶固體顆粒介質泵、屏蔽泵的生產技術將快速發展,需求量將大幅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