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運行的液壓設備,由于液壓油廠商逐漸老化變質,生成沉淀和油泥,在換油前應進行清洗。清洗用油液的粘度應與規定潤滑油的粘度相同或較低,粘度較低,能-有較好的溶解作用。
對于小型潤滑系統,可利用和設備規定的液壓油相同的油品進行清洗工作。清洗過后的油不再符合潤滑的要求,而且包含雜質太多,清洗完畢后必須---排除。經清洗后的潤滑系統再加入規定的液壓油。
有些液壓設備維修后,用金屬清洗劑或肥皂水清洗系統,再加液壓油廠商進行試機,發現泡沫大,油壓不穩,認為該品牌的液壓油差,把油排凈后換另一品牌的油工作正常,就斷定-油差后一油好,前油替后油“受了過”,由于系統中殘存的金屬清洗劑中的表面活性劑組分污染了前油而使其抗泡性變差,使設備工作異常,前油排凈時也同時把系統沖刷干凈,后油也就正常了,類似情況經常發生。
如何選擇液壓設備的油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確定換油期的方法有三種:
1、定期換油;
2、根據經驗和對油樣的觀察確定是否換油;
3、規定換油指標,根據油樣的化驗結果,按質換油。
目前我國工廠一般實行定期換油的方法。實踐證明,定期換油脫離了液壓油廠商在使用過程中變化的情況,也未顧及到液壓設備實際的工作條件。所以,不是因頻繁換油而浪費油料,就是因繼續使用已老化變質的油料而造成設備故障,是不科學的。
第二種方法就是定期在油箱中抽油目測或作簡易分析,此種方法有一定好處,但畢竟缺乏科學數據。
采用第三種方法是較合理、科學的,既能-液壓設備不會由于液壓油廠商的原因而發生故障、破壞,縮短使用壽命,又能使液壓油廠商得到充分的、合理的利用,防止浪費。不過這種方法要求廠礦建立化驗室。在沒有化驗室的情況下,只好采用其他兩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