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的抗震等級與結構有關。
房屋的結構很多程度上決定了房屋的抗震等級,房屋的每一個結構都會起到受力作用。房屋的結構設計必須要設計合理,大梁加固,在墻、柱和梁這些地方的構造尤為重要,在抗震上作用很大。房屋的加固滿足不了抗震需求的話,那就要做結構加固處理來提高房屋的抗震等級。
剪切裂縫
剪切裂縫也稱斜裂縫,首先發生在剪應力1大的部位。對受彎構件和壓彎構件,裂縫往往發生于支座附近。由下部開始,沿著與軸線成25°~50°左右的角度裂開。隨著荷載增大。裂縫長度將不斷增長并向受壓區發展,裂縫縫數不斷增多并分岔,裂縫區也逐漸向跨-向擴大。
剪切裂縫一旦出現,就應加強觀察。如裂縫發展緩慢并---在受拉區。裂縫寬度在限值以內,此時還允許;但如裂縫不斷發展或者裂縫已接近受壓區,則不論其寬度和長度如何都應及時予以-的加固處理。
注漿施工方法
具有較長的設備或軌道基礎。在第二次灌漿中,應滿-下要求:
1,i好從一邊或相鄰兩側多點開始灌漿,直至溢流從另一端停止,這有利于排氣的充填過程。永遠不要從四面八方灌漿。
2灌漿開始后,必須不間斷地繼續,盡量縮短灌漿時間。
3,填充時不能振動。-時,荊門加固,可利用注漿助推器沿注漿層底部推進注漿材料,禁止從灌漿層中上部推壓灌漿材料,以-注漿層的均勻性。
基礎灌漿完成后,在灌漿后3~6h沿設備邊緣切割45°對角線,以避免自由端出現裂縫,如果無法切斷邊緣,灌漿3~6小時后需要用鏟子將漿液表面壓出。碳纖維加固包括碳纖維布加固和碳纖維板加固兩種。碳纖維材料用于混凝土結構加固修補的研究始于80年代美、日等發達。我國的這項技術起步很晚,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和交通事業的飛速發展,現有建筑中有相當一部分由于當時設計荷載標準低造成歷史-問題,樓房加固,一些建筑由于使用功能的改變,難以滿足當前規范使用的需求,亟需進行維修、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