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橡膠或顆粒膠,是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天然橡膠新品種。以前,通用的煙片、縐片、風干片這幾種傳統產品不論在分級方法、制造方法上都是束縛著天然橡膠的發展。因此,馬來西亞于1965年開始實行標準橡膠計劃,橡膠套,在使用生膠理化性能分級的基礎上發展了顆粒橡膠的生產。標準橡膠是指按機械雜質、塑性保持率、塑性初值、氮含量、揮發分含量、灰分含量、顏色指數等理化性能指標進行分級的橡膠。標準橡膠包裝也比較,一般用聚乙烯薄膜包裝,并有鮮明的標識,包的重量較小,易于搬動。馬來西亞包裝重為33.3kg,避震橡膠套,我國規定為40kg。
上約有2000種不同的植物可生產類似天然橡膠的聚合物,已從其中500種中得到了不同種類的橡膠,但真正有實用價值的是巴西三葉橡膠樹。橡膠樹的表面被割開時,樹皮內的乳管被割斷,耐磨橡膠套,膠乳從樹上一點點流出。從橡膠樹上采集的乳膠,經過稀釋后加酸凝固、洗滌,然后壓片、干燥、打包,即制得市售的天然橡膠。天然橡膠根據不同的制膠方法可制成煙片、風干膠片、縐片、技術分級干膠和濃縮膠乳等。
在天然橡膠的各類化學反應中,重要的是氧化裂解反應和結構化反應。前者是生膠進行塑煉加工得理論基礎,---橡膠老化的原因所在;后者則是生膠進行---加工制得---的理論依據。而天然橡膠的氯化、環化、氫化等反應,則可應用于天然橡膠的改性方面。
天然橡膠具有優異的綜合物理機械性能 天然橡膠在常溫下具有-的彈性。這是由于天然橡膠分子鏈在常溫下呈無定形狀態,分子鏈柔性好的緣故。其密度為0.913g/cm,彈性模量為2-4mpa,約為鋼鐵的三萬分之一,而伸長率為鋼鐵的300倍,可達1000%。在0-100度范圍內,天然橡膠的回彈性可達到50%-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