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街道聘請寶安區安全生產中介服務預選供應商,對本轄區用電安全動態監控系統安裝項目進行驗收,檢查安裝產品是否符合標準要求。寶安區安全生產中介服務預選供應商應嚴格按照《寶安區用電安全動態監控系統驗收規范》進行驗收。對符合標準要求的,按預選采購實施方案確定的補貼標準對社會單位及個人用電安全動態監控系統的安裝經費給予補助,補貼的費用必須包含3年維護管養費用、輔材、人工安裝和24小時應急值守預警費。用電安全動態監控系統--固定資產進行管理,3年服務期屆滿后,后續管養維護等費用由使用單位及個人自行承擔,-不再予以補貼。
凡是相關-有強制性要求的產品,各用電安全動態監控系統供應商必須提供相關的-;相關-沒有強制性要求的產品,必須要通過具有cnas實驗室的檢測并出具檢測報告,-監控系統及探測器為合格產品且符合關于用電、電氣火災的標準。用電安全動態監控系統要有遠程監控后臺,需滿足平臺功能和信息安全相關要求,導軌表功能簡介,要對電氣電路進行實時監控,要安排專人24小時應急值守及預警,且要有安裝隊伍,安裝規范,并指導使用單位及個人-用電安全-,導軌表廠家,做好后續管養維護工作。
六工作分工。明確各街道辦負責統籌本轄區用電安全動態監控系統建設、管理、宣傳等工作,要求相關單位從人、財、物“三大支撐”方面提供有力支撐,強化制度保障,加快推動工作落實的同時,抓好工作銜接。
七工作要求。各單位要做-電安全動態監控系統安裝工程的督查、驗收、審計等工作。各街道辦要專人負責匯總階段性工作情況,加強信息報送。
用電與能源-系統在大型公共建筑中的應用
總體上看,大型公建的節能措施主要包括技術節能和管理節能兩個方向,而能耗監測、能耗統計分析則是節能措施選取的基礎以及節能效果評估的依據,為了實現對用能的監測、統計、分析以及自動決策,需應用基于智能電力儀表的一系列自動化系統,它們綜合利用數字測量技術、通訊技術、電力自動化技術、數據分析處理與展現技術等,為大型公建提供用能監測與分析。這些系統目前尚未有統一的定義,本文統稱為用電與能源-系統。
2.1 應用形式
大型公建中的用電與能源-系統主要有三種形式:
1電力監控系統
電力監控系統通過智能電力儀表采集建筑物內部的空調、暖通、電梯、照明乃至各個樓層的能耗與電力系統運行情況,通過它建筑業主和研究人員能夠直觀掌握能耗數據和運行信息,從而可以根據建筑物能耗特點進行節能控制改造及運行管理優化。
2能效管理系統
能效管理系統是智能電力儀表的一個綜合性、趨勢性的應用,通過各類智能儀表實時采集建筑水電氣等能源消耗數據,并對耗能主體的耗能量、耗能狀態、能源利用效率等指標進行分析、提出解決措施,導軌表說明,從而實現建筑能耗的智能管理。
3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監控系統
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由電氣安全類智能電力儀表及監控系統構成,通過監控建筑電氣線路的短路、漏電、過載、過壓、欠壓等故障和異常狀態并及時告警,提醒人們及早發現和消除電氣火災的-,保障用戶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4.1 智能電力儀表市場規模
大型公建中用電與能源-系統的市場規模可以由構成系統設備層的主要設備——智能電力儀表的市場規模來進行估計。據中國建筑電氣網的統計數據顯示 ,2007-2011年間,我國智能電力儀表市場規模已由2007年的16.2億元上升至2011年的33.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9.9%。2012年-2017年,將保持約17%的年復合增長速度,其中,導軌表,2014年開始,智能電力儀表增長速度將加快,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年增長率分別約為18%、20%、24%。
4.2 用電與能源-系統市場規模
由于大型公建建設規模和既有大型公建節能改造需求持續增長,應用在大型公建用電與能源-系統中的智能電力儀表占全部智能電力儀表的比重從2008年以來逐年上升,參照行業經驗,2008-2012年,比重從35%提升到40%。估算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智能電力儀表在相應系統投資中的占比分別約為40%、12%、40%,以此來估計,2008-2012年,大型公建用電與能源-系統市場規模如下圖所示:
2012年我國大型公建中,電力監控系統、能效管理系統、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的市場規模分別為22.1億、33.2億和4.8億元,整個用電與能源-系統市場規模約60.1億元。
4.3 用電與能源-系統市場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