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品種
㈠翠伏梨
原名金水二號。系湖北省果茶研究所用長十郎與江島雜交育成。7月中旬成熟,果實近圓形或倒卵形,單果重220克;果皮近熟時翠綠色,采收后轉黃綠色;果心小,肉質細嫩,汁多味甜微酸,有香氣,含可溶性固形物12%,常溫下可貯放半個月;適應性強,抗病力較強;株產50-65千克;花期較早,宜配黃花、新世紀、二宮白、蒼溪梨等為授粉樹;對肥水要求較高,在瘠薄地、受旱地栽培易落果;生長勢強,紅啤梨苗,以短果枝結果為主,故注意開張枝梢角度,及時摘心、拉枝。該品種為湖南主栽品種。
㈡七月酥
系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用幸水梨與早酥雜交育成。果實卵圓形,單果重220克;皮黃綠、細薄光滑,貯后變為金黃色;肉質細嫩松脆,汁多,味酸甜可口,可貯藏20天;抗旱,豐產,早熟,一般7月上旬全部成熟;樹冠半開張,以短果枝結果為主,注意適當開張角度,紅啤梨苗批發價格,緩放枝梢。
梨跟別的水果有很大不同。說不同,是因為梨在歷,可-是一類水果,同時還代表著“雅”,鴨梨其實是古代“雅梨”的通假稱呼。另外古人還稱梨是“果宗”,意思是水果的祖宗。
我們看一些古代文獻和志怪小說時,說到別的水果,紅啤梨苗,比如說到桃時,古人常常帶著崇拜的情結,并且還有仙桃的稱呼。而說到梨,就是雅,至于為什么雅,咱們在后面會說。
中國是梨鄉,種植面積非常大,種植梨的果農們有不少靠此為生。而在古代時,我國梨的種植面積其實也不小,并且梨在歷屢次充當重要的角色,見證一些歷史事件的發生。其實,不能直接說是梨起源于什么地方,準確來說,應該說是梨屬植物起源于什么地方,因為梨的品種太多了。而我國是-的梨屬三大起源地之一,這個沒有任何爭議。
在我國古代歷史文獻中,關于梨的記載并不太早,如果我們去查閱古代文獻資料的話就會發現,起先有梨的記載,竟然只能查到春秋中期到戰國中期。而事實上,很多東西的記載也都是這個時候開始的。梨的記載早出現在《詩經》中,在《山海經》中也有出現。《詩經·秦風·晨風》中是這樣說的:山有苞棣,隰有樹檖。未見君子,憂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秋月梨苗的挖取
在秋月梨苗的冠幅外20cm左右處開挖,開挖時盡量避免分根,樹根要多帶土。樹挖好后,結合在主干和附主干上進行適當斷剪,剪口用薄膜包扎。
4、秋月梨苗移植
首先將秋月梨苗的根系進行修整,放入塘內,苗干要居中,根系要舒展開,扶正,澆入適量的水,待水被土壤吸干后進行填土、踏實,然后再澆足定根水,再覆蓋一層干土,并高出地面5到10cm,有條件的進行地膜覆蓋。在秋月梨苗進入休眠期時進行移植,即每年的12月至翌年的立春后10天內均可移植,但l2月中旬至翌年元月是移植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