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軸瓦的修配
主軸瓦曲軸軸承的修配的基本工藝與軸頸接觸面積的要求,以及松緊度與接觸面積之間關系的處理等同連桿瓦連桿軸承基本一致。但連桿軸承是單個配合,而曲軸軸承是幾道曲軸軸承支持著一根曲軸這就要求修配后的各道曲軸軸承中心線必須一致,因此首先應進行水平線的校正,而后再研合各軸承。
1水平線的校正在修刮前,首先檢查當軸瓦裝入座孔時,各道軸瓦是否在一條水平線上。
檢查方法:在曲軸軸頸上涂上一層紅油,并把曲軸放在裝有軸瓦的汽缸體上,裝上軸瓦蓋適當擰緊螺栓用約60cm長的撬棍能以臂力撬動曲軸為宜,撬動曲軸數(shù)圈,然后取下瓦蓋,抬下曲軸,查看各道軸瓦的接觸情況。
若各道軸瓦接觸面積相差很大或個別軸瓦---不接觸,一般應另行選配軸瓦。若各道軸瓦雖然不一致,但相差不多,可把下瓦接觸重的部分刮去,直至達到接觸面積為75%以上為止,此時,下軸瓦的水平線即校好曲軸箱有三種常見結構形式:底座式、隧道式和懸掛式。在校正水平線時,---者校下瓦,后者校上瓦。在校正水平線的過程中,因各道軸瓦的水平線是很不相同的,并且它們之間相互影響,因此,要經(jīng)常而準確地觀察與分析各道軸瓦的變化情況及其原因,并注意以下兩占
在水平線未校正好前,不要刮削上瓦,否則可能會造成當水平線尚未校好時,扭力已達到規(guī)定值,而上瓦接觸仍很差,松緊度也過松等---現(xiàn)象。
當水平線校好后,除下瓦的個別較重部分適當刮去外,不用刮削下瓦的方法來達到松緊度適當?shù)哪康模駝t,可能使校好的水平線又遭到破壞。
2刮配各道軸瓦水平線校好后,抬上曲軸,并按記號裝上主軸瓦蓋,備用柴油發(fā)電機零部件,以一定次序逐道擰緊螺栓,每擰緊一道,轉動曲軸數(shù)圈,松開該道螺栓,再擰緊另一道,全部這樣做完后,取下主軸瓦蓋,根據(jù)接觸面情況修刮軸瓦合金。
修刮方法同連桿瓦的修刮方法。
擰瓦蓋的順序:3道軸瓦:2、1、3
4道軸瓦:2、3、1、4
5道軸瓦:3、2、4、1、5
7道軸瓦:4、2、6、3、7、1、5
裂紋的檢驗方法
汽缸體和汽缸蓋是不允許有裂紋存在的,否則就會使內燃機不能正常工作,汽缸體和汽缸蓋裂紋的檢驗缸蓋的---裂紋,一般容易發(fā)現(xiàn),但細小裂紋不易察覺。通常,汽缸體方法有以下三種。
水壓法水。把汽缸蓋和汽缸墊按技術要求裝在汽缸體上,將水壓機出水管接頭與汽缸前端連接好,并封閉所有水道口,然后將水壓入汽缸體和汽缸蓋內有條件時,可用80~90℃的熱水,在0.3~0.5mpa的壓力下,保持5min,應沒有任何滲漏現(xiàn)象。如果有水珠滲出,就表明滲水處有裂紋。內燃機修補過汽缸體,更換過汽缸套、氣門座圈及氣門導管后,均應進行一次水壓檢驗。
氣壓法在沒有水壓機的情況下,可用自來水、氣泵或打氣筒。將自來水注入汽缸體和汽缸蓋水套內然后用氣泵或打氣筒向注水的水套內充氣,借助氣體壓力檢有無液體滲漏,即可確定裂紋所在的部位。為防止水和氣倒流,應在充氣管與汽缸體水管接頭間裝一單向閥門。
浸油錘擊顯示法在以上兩種檢查方法的條件都不具備時,可用浸油錘擊顯示法。檢驗時,先將零件浸入柴油或---中一定時間,取出后將表面擦干,撒上一層粉,然后用小錘輕輕敲擊非工作表面,如果零件有裂紋,由于振動,會使浸入裂紋的柴油或---滲出,使裂紋處的粉呈現(xiàn)黃色線痕。一旦檢驗出汽缸體或汽缸蓋有裂紋,就必須進行修理。
飛輪
內燃機飛輪的主要功用是存儲做功沖程產(chǎn)生的能量,克服輔助沖程進氣、壓縮和排氣沖程的阻力,以保持曲軸旋轉的均勻性,使內燃機運轉平穩(wěn)。其次,飛輪還具有克服內燃機短期超載的能力。有時它還可兼作動力輸出的帶輪等。
內燃發(fā)動機的飛輪多用灰鑄鐵制造,當輪邊的圓周速度超過50m/s時,則選用強度較高的球墨鑄鐵或鑄鋼。飛輪的結構形狀是一個大圓盤。輪邊尺寸寬而厚,這在重量一定的條件下,可獲得較大的轉動慣量。多缸內燃機的扭矩輸出較均勻,對飛輪的轉動慣量要求較小,因此飛輪的尺寸小些。相反,單缸機飛輪相應做得大些。通常在飛輪的外圓上裝有啟動齒圈,并在外圓上刻有記號或鉆有小孔,用以指示某一缸通常為一缸在上止點的位置,供檢查氣門間隙、供油提前角點火提前角和配氣定時使用。由于飛輪上刻有記號,飛輪與曲軸的位置,在安裝時不能隨意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