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煤斗分層燃燒節能原理
煤由粉煤和塊煤組成,傳統的煤斗裝置是粉煤和塊煤混合在一起燃燒,煤倒進煤斗后,由煤閘門控制煤層厚度后,由于煤自身重量與鏈條爐排、煤閘門的擠壓下,形成緊密的煤層結構,從而通風效果差,燃燒不充分。而鍋爐燃燒由三個因素決定:鼓風、引風、煤層。鼓風、引風可以調節,而煤層只能由煤閘門控制煤層的厚度,但不能改變煤層的結構和疏松度,這是所有鏈條式鍋爐的弊病,經過長期的研究和探索我們發明了“分層分行燃燒技術”。該“分層分行節能給煤機”,是將煤大小分層:大的煤塊在下面,粉煤在上面,形成疏松的煤層結構,通風效果好。同時上層的粉煤又形成波浪形的結構,燃燒面積增加30%?50%,呈半沸騰狀燃燒,燃燒更充分。
鍋爐內部清潔后的檢查
鍋爐內部清掃作業,可用機械清掃法或化學清洗法。當水垢較厚或堅硬時,先用化學清洗法,后用機械清掃法。鍋爐清潔后要檢查鍋爐內部。
1、清垢是否-,尤其是受高溫處有無水垢殘留。
2、檢查水位表、壓力表及自動控制的接點和每個接管的出入口,燃煤鍋爐煤斗專賣,是否已清洗干凈,有無被雜物阻塞。
3、工具、螺栓等有無遺落在鍋爐內。
4、檢查鍋筒的隔板、汽水分離裝置等,安裝位置是否正確。
5、檢查各零部件有無腐蝕及損壞,如有則應記錄損壞程度。
鍋爐省煤器可以降低煙氣溫度,回收煙氣熱量,提高鍋爐熱效率,節省燃料。過熱器出口煙氣溫度約700℃,即使過熱器后布置大量對流管束,因爐水溫度為汽包壓力下的飽和溫度,煙氣離開對流管束的溫度仍-250~350℃,煙氣中還含有很多熱量。在過熱器或對流管束后安裝省煤器,即可有效地降低煙氣溫度,回收很多熱量,節省大量燃料,因早期的鍋爐通常以煤為燃料,故稱之為省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