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園時要根據(jù)不同要求和立地條件選擇適宜的品種。如作制罐加工用的應選黃色品種,冬季氣溫低零下15度右的地方應選抗寒品種,蘋果樹苗,灘涂地應選抗鹽品種,以鮮果應市的應選大果型品種等。園地忌連作。
栽植距離一般3米~4米,黑龍江樹苗,土-或氣候溫暖的地區(qū)樹冠大,可把株行距擴大到5米~7米。栽植時間長江流域秋植、春植均可。秋植應較早,春植宜在3月中、下旬。沿海灘涂地宜秋植,淮北地區(qū)宜春植。
購買或收取后,需用濕砂貯藏。砂子濕度應掌握在“手攥成團,撒手一觸即散”為度。用量是種子的3~4倍,將種子用濕砂拌勻后置于室內(nèi)背風處即可。值得注意的是,海棠和杜梨的種子收獲后,要先放在陰涼通風處,待元月下旬再進行砂藏。
冬季收獲的枝條由于暫時不能嫁接,需先用濕砂貯存起來,濕砂的濕度與種子貯存的濕度相同或略干些,千萬不要太濕。以防“悶芽”,影響嫁接成活率。貯存時將種條埋入濕砂中即可,但不要太濕。嫁接前取出種條即可進行嫁接。值得注意的是,已經(jīng)進行蠟封處理的種條,不必再進行砂藏,放在室溫下保管即可。
梨的芽和葉痕都大,芽接時要求砧木較粗,一般要達到0.6厘米以上。因此,當苗高30厘米左右時,留大葉片7~8片,進行摘心,促進新梢增粗。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用50毫克/升的赤噴灑處理,平均粗度比對照增加45%。溫暖地區(qū)為了提高當年嫁接率,應在緩苗后,勤施薄肥,不使砧木受旱,直至生長停止后,這樣可使樹液流動,形成層的活動停止期推遲,白果樹苗,以促進增粗生長和延長嫁接時間,在江蘇可-到10月上旬,仍然能離皮芽接,成活-。
在風沙較多,氣候干旱,土質(zhì)較差,鹽堿較重的地區(qū),常培育坐地苗,以提高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