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公開展出中國空間站-艙
今年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第三步的關鍵之年,醫學模型制作,空間站工程將全面展開。按照計劃,中國的空間站將于2022年前后完成在軌建造,主要包括三部分:-艙、實驗艙i和實驗艙ii。據負責-艙和實驗艙i研制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介紹,三艙組合體的約66噸,額定乘員3人,乘員輪換期間短期可達6人,具備10多噸載荷設備的安裝和支持能 力。其中-艙是空間站的主控艙段,是空間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也是-生活的主要場所。 -艙有3個對接口和2個停泊口,配置了物化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還配置了空間機械臂,用于在軌組裝和艙外作業——此次珠海航展上,“天和”空間站-艙1∶1實物模型工藝驗證艙亮相,這是我國空間站工程對公眾開放;空間機械臂將一同展出,醫學模型設計,這也是軍科模型本次航展代表作品,。
近日,“從遠古到無窮——趣味航天文化展”在北京展出。而本次展覽分為“太空之旅”、“月球探秘”和“王國”三個部分,醫學模型,展出運載火箭、飛船、等40件(組)模型,-同角度呈現中國航天發展的歷史、現狀和未來。 主辦方表示,展廳內開設了體驗區域,參觀者可以坐上搖椅,利用現代科技感受“登月”后的種種感受;可以看到各類有代表意義的和發射平臺,并通過vr技術體驗“解剖”和裝配然后發射的過程;可以通過3d動畫感受驚-魄的現代化立體戰爭-攻防模型模擬場面;還可以跟隨《龍骨山探秘》、《萬戶飛天》、《嫦娥玉兔-》動畫了解人類從遠古走來到太空探索過程中的有趣故事。
近幾年,3d打印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應用涉及各個領域,給航天航空、汽車行業、文化創意等行業帶來了-的影響,制作醫學模型,受關注度也不斷走高。3d打印技術作為智能制造的一種新手段、新工具,受眾多行業時刻關注著,而新-的“-之都”——深圳,高通、蘋果等--紛紛搶灘深圳,在此設立研發中心、-中心,國內-的中堅力量也紛紛安家落戶于此。因此,有人表示深圳將在10年后-美國的硅谷,吸引著全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