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振動系統等效由振動系統各部分的自身加上振動時產生的空氣附加構成,附加是因為揚聲器振動時,振膜推動了周圍的空氣一起振動,于是使得振動系統的變“重”了。根據公式mmr=2.67ρa3ρ為空氣密度,a為振膜半徑,因此要想使揚聲器的fo較低,-喇叭型號,則揚聲器的口徑要盡可能大,因為口徑與附加空氣成正比列表1所示,口徑越大,fo越低。
列表1 揚聲器口徑和附加的關系安裝在-大障板上,單邊
論證:筆者用ф25mm-4ω的音圈、磁鐵80*32*12t-y30、t鐵及導磁上板75*4.0t-ф25mm、定心支片是cw-30#變位為0.8mm/50g,然后分別采用口徑為220mm、250mm、300mm全紙振膜fo=70hz,且重量相同5.0g。同時對三種樣品進行試作,然后測得的阻抗曲線如圖11所示,其結果為200mm-105hz、250mm-89hz、300mm-80hz。可見在同樣mms、cms的情況下,振膜的面積越大,其fo也就越低。
電動式揚聲器
電動式揚聲器是ernst w. siemens (siemens & halske公司創始人)于1874年1月20日申請的揚聲器原型-。此種揚聲器是讓帶支撐系統的音圈處于磁場中,以便使振動系統保持軸向運動。當時主要用于繼電器而不是揚聲器領域。1877年12月14日, siemens申請了號筒-,-喇叭型號,在一個移動的音圈上面附著一個羊皮紙作為聲音輻射器,羊皮紙可以制成指數型錐體形狀,這是 一個留聲機時代的號筒實型。
1898年,英國oliver lodge爵士進一步依照電話傳聲筒的原理發明了錐盆喇叭,與我們所熟悉的現代喇叭十分類似,這個發明決定了現在99%的現代動圈揚聲器的結構lodge爵士稱為“咆哮的電話”。不過這個發明卻無法運用,因為直到1906年lee de forest才發明了三極真空管,而制成可用的擴大機又是好幾年以后的事,-喇叭型號,所以錐盆喇叭要到1930年代才逐漸普及起來。
又過了整整25年,20世紀20年代,無線電廣播出現。c. w. rice 和e. w. kellogg發表了劃時代的文章“新型非號筒式單元”,詳細介紹了直接輻射式揚聲器,利用這個理論設計的radiola 104音箱-美國。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電動式揚聲器的基本原理沒有變化,只是改進了設計細節及零件。頻響范圍動態范圍等方面較老產品有了長足的發展。電動式揚聲器以結構簡單,音-,成本低,動態大已經成為目前市場主流。
分析:一般來說,一體式振膜如全紙、微形揚聲器、高音域揚聲器及耳機用pen等,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進行抄紙成型或pen類的熱壓或吸塑成型,雖然有時可以在工藝上改進讓折環部分薄一些,但是整體的材料特性是不變的。所以當本身的楊氏模量大的原材料,其成型后的任何部位比原材料楊氏模量小的成型后要大。因此等效順性與振膜的楊氏模量剛性成反比,楊氏模量越大,振膜的剛性越高,所以折環的等效順性越小,江蘇喇叭型號,那么揚聲器的fo也就越高,反之則越低。
論證:首先我們對全紙的振膜進行證明,這里是采用300mm的全紙振膜揚聲器,磁鐵135*56*14t-y30、t鐵及導磁上板127*8.0t-ф50mm、定心支片nomex-22#0.4mm/100g、音圈ф50mm-6ω、防塵蓋ф97*17.5h布、全紙振膜f0=56hz,分別用相同、叩解度為20°、25°,試作結果如圖19所示。
然后再對pei的振膜進行證明,這里是采用77mm的全pei振膜的高音域揚聲器,磁鐵19.5*6t-n35、u鐵ф21.85*3t、及導磁上板ф20*3.0t、定心支片conex-20#0.1mm/100g、kapton音圈ф20mm-8ω、防塵蓋petф24**5.5h、全pei振膜厚度分別為0.1mm 、0.125mm,試作結果如圖20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