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濾波電容與電解電容區別:
1、安裝在整流電路兩端用以降低交流脈動波紋系數提升平滑直流輸出的一種儲能器件,通常把這種器件稱其為濾波電容。濾波電容具有電極性,亦稱其為電解電容。電解電容的一端為正極,另一端為負極,正---連接在整流輸出電路的正端,負極連接在電路的負端。在所有需要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的電路中,設置濾波電容會使電子電路的工作性能穩定,同時也降低了交變脈動波紋對電子電路的干擾。濾波電容在電路中的符號一般用“c表示,電容量應根據負載電阻和輸出電流大小來確定。當濾波電容達到一定容量后,加大電容容量反而會對其他一些指標產生有害影響。
2、電解電容是電容的一種,金屬箔為正極鋁或鉭,與正極緊貼金屬的氧化膜氧化鋁或五氧化二鉭是電介質,陰極由導電材料、電解質電解質可以是液體或固體和其他材料共同組成,因電解質是陰極的主要部分,電解電容因此而得名。同時電解電容正負不可接錯。鋁電解電容器可以分為四類:引線型鋁電解電容器;牛角型鋁電解電容器;螺栓式鋁電解電容器;固態鋁電解電容器。
二、濾波電容與電解電容應用:
1、濾波電容用在電源整流電路中,用來濾除交流成分。使輸出的直流更平滑。而且對于精密電路而言,往往這個時候會采用并聯電容電路[1] 的組合方式來提高濾波電容的工作效果。
2、有極性電解電容器通常在電源電路或中頻、低頻電路中起電源濾波、退耦、信號耦合及時間常數設定、隔直流等作用。一般不能用于交流電源電路,在直流電源電路中作濾波電容使用時,其陽極正極應與電源電壓的正---相連接,陰極負極與電源電壓的負---相連接,不能接反,否則會損壞電容器。
電解電容的判斷方法 電解電容常見的故障有,容量減少,容量消失、擊穿短路及漏電,其中容量變化是因電解電容在使用或放置過程中其內部的電解液逐漸干涸引起,而擊穿與漏電一般為所加的電壓過高或本身不佳引起。判斷電源電容的好壞一般采用萬用表的電阻檔進行測量。
具體方法為:將電容兩管腳短路進行放電,用萬用表的黑表筆接電解電容的正極。紅表筆接負極對指針式萬用表,用數字式萬用表測量時表筆互調,正常時表
針應先向電阻小的方向擺動,然后逐漸返回直至無窮大處。表針的擺動幅度越大或返回的速度越慢,說明電容的容量越大,反之則說明電容的容量越小。如表針指在中間某處不再變化,說明此電容漏電,如電阻指示值很小或為零,則表明此電容已擊穿短路。
因萬用表使用的電池電壓一般很低,所以在測量低耐壓的電容時比較準確,而當電容的耐壓較高時,打時盡管測量正常,但加上高壓時則有可能發生漏電或擊穿現象。
1、正、負極性的判別:有極性鋁電解電容器外殼上的塑料封套上,通常都標有<+(正極)或<-負極。未剪腳的電解電容器,長引腳為正極,短引腳為負極。
2、對于標志不清的電解電容器,可以根據電解電容器反向漏電流比正向漏電流大這一特性,通過用萬用表的rx10k檔測量電容器兩端的正、反向電阻值來判別。當表針穩定時,比較兩次所測電阻值讀數的大小。在阻值較大的一次測量中,黑表筆所接的是電容器的正極,紅表筆接的是電容器的負極。
2、電容量和漏電電阻的測量:電容器使用電感電容表或具有電容測量功能的數字萬用表測量。若無此類儀表,也可用指針式萬用表來估測其電容量。用萬用表測量電解電容器時,應根據被測電容器的電容量選擇適當的量程。通常,1uf與2.2uf的電解電容器用rx10k檔,4.7-22uf的電解電容器用rx1k檔,47-220uf的電解電容器用rx100檔,470-4700uf的電解電容器用rx10檔,大于4700uf的電解電容器用rx1檔。利用萬用表內部電池給電容器進行正、反向充電,通過觀察萬用表指針向右擺動幅度的大小,即可估測出電容器的容量。
3、將萬用表置于適當的量程。將其兩表筆短接后調零。黑表筆接電解電容器的正極,紅表筆接其負極時,電容器開始充電,所以萬用表指針緩慢向右擺動,擺動至某一角度后充電結束后又會慢慢向左返回表針通常不能返回<8的位置。漏電較小的電解電容器,指針向左返回后所示的漏電電阻會大于500k歐。若漏電電阻值小于100k歐,則說明該電容器已漏電,不能繼續使用。
4、再將兩表筆對調后返回,且反向漏電電阻應大于正向漏電電阻。若測量電解電容時表針不動或第二次測量時表針的擺動幅度不超過測量時表針的擺動幅度,則說明該電容器已失效或充放電能力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