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主要參數
齒數z:閉式齒輪傳動一般轉速較高,為了提高傳動的平穩性,變速齒輪,減小沖擊振動,齒輪參數,以齒數多一些為好,小齒輪的齒數可取為z1=20~40。開式半開式齒輪傳動,由于輪齒主要為磨損失效,為使齒輪不致過小,故小齒輪不宜選用過多的齒數,一般可取z1=17~20。
吳江菀坪歐巴齒輪廠是齒輪生產廠家,專一供應:齒輪,鏈輪,同步輪,滾布輪,三角花鍵、筆記本轉軸等非標齒輪,歡迎來電咨詢!
齒輪主要分類
軟齒面的齒輪承載能力較低,但制造比較容易,跑合性好, 多用于傳動尺寸和重量無嚴格---,以及小量生產的一般機械中。因為配對的齒輪中,小輪負擔較重,連云港齒輪,因此為使大小齒輪工作壽命大致相等,小輪齒面硬度一般要比大輪的高。
硬齒面齒輪的承載能力高,齒輪傳動,它是在齒輪精切之后 ,再進行淬火、表面淬火或滲碳淬火處理,以提高硬度。但在熱處理中,齒輪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變形,因此在熱處理之后須進行磨削、研磨或精切 ,以消除因變形產生的誤差,提高齒輪的精度。
齒輪簡介
齒輪是指輪緣上有齒輪連續嚙合傳遞運動和動力的機械元件。齒輪在傳動中的應用很早就出現了。19世紀末,展成切齒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齒的---機床與刀具的相繼出現,隨著生產的發展,齒輪運轉的平穩性受到重視。
歷史
東漢初年公元 1世紀已有人字齒輪。三國時期出現的指南車和記里鼓車已采用齒輪傳動系統。晉代杜預發明的水轉連磨就是通過齒輪將水輪的動力傳遞給石磨的。史書中關于齒輪傳動系統的早記載,是對唐代一行、梁令瓚于 725年制造的水運渾儀的描述。北宋時制造的水運儀象臺見中國古代計時器運用了復雜的齒輪系統。明代茅元儀著《武備志》成書于1621年記載了一種齒輪齒條傳動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