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廓標的分類與結構
輪廓標按設置條件可分為埋設于地面上的柱式輪廓標和附著于構造物的附著式輪廓標;按形狀不同可分為柱式、梯形、圓形和長方形;柱式輪廓標按其柱體材料的不同特性,又可分為普通柱式輪廓標和彈性柱式輪廓標。
1埋植于地面輪廓標的結構及組成
通常情況下,埋植于地面上的輪廓標,在國內有著比較統一的規格。它由柱體、反射器組成。柱體為圓角、三角形截面柱,頂面斜向車行道,柱身為白色,在柱體上部有25cm長的一圈黑色標記,黑色標記的中間鑲嵌一塊18cm×4cm的反射器。
新型反光貓眼道釘(2張)
樣的,顯示道路輪廓、劃分車道,起到夜間反光、雨夜反光、振動提示等功能。
反光型突起路標的顏色通常對應于道路交通標線的顏色,主要為白色和黃色,在夜間與道路交通標線配合,起到相應的安全作用。紅色的反光突起路標比較少見,通常只用在特殊區域。另外還有一種俗稱“貓眼”的突起路標,亮銀單面反光絲,通常為半球形的球體,基體為玻璃材質,底座外表面為金屬反射層,利用玻璃珠的反射原理產生逆反射光線。使用不同顏色的玻璃材質或不同顏色的反射面,“貓眼”在反射光線時可以形成不同顏色的反光效果。
經過合格工藝和材料制造的這種高強級反光膜,至少比工程級反光膜的反光系數高兩倍,其內部真空支架結構還解決了由于溫度變化導致標志牌上凝結露水的問題,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材料的反光能力。該材料問世的20世紀70年代,順應了當時車速提高,道路條件變好的技術進步的需要,滌綸反光絲,被成功地用來制作交通標志,廠家定制0.5mm反光絲,拯救了大量生命。
進入90年代后半期,-是21世紀,美國和歐洲地區,已經啟動了用棱鏡級級材料取代高強級材料的進程。-是2004年問世的”逆反射材料,使用了棱鏡技術,不僅從反光性能、加工方式、節能減排上,都比高強級有了質的提升,價格成本上,也不輸于高強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