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動軸承振動診斷的原理
在滑動軸琢的設計、制造和安裝工作中,一般均巳考慮了減小---振源、避免共振和加強油膜動力穩定性的問題。所以在正常工作狀態下,潤滑軸承的振動量級被---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以下。
若軸承的振動一旦超過了這個水平,將預示它已產生了某種故障,除此之外,振動作為軸承受激后的一種響應,按照線性系統的頻率保持特性原理,從對其所作的頻率成分分析中,防爆測振儀多少錢,就有可能發現各種振源的蹤跡。測振儀
測定振動用的傳感器有相對式、加速度型、速度型、位移型等多種。在滑動軸承的振動測試中,傳感器類型的選擇,除考慮傳感器本身的靈敏度、動態范圍、頻晌特性、環境適應能力和-性諸因素外,還必須考慮安裝條件,測點方向和測點位置等問題,一般對軸承座外露的滑動軸承,多選用振動速度或加速睦傳感器。而對軸承座隱藏在內部的滑動軸承,多選用相對式振動位移傳感器。至于測量方向則以徑向的鉛垂和水平為主,測點位置應選在振動傳遞途徑短、對振源敏感的地方。
旋轉機械的振動監測與故障診斷在電廠中有著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根據對機械振動信號的測量與分析,防爆測振儀品牌,可以提前發現故障,及時處理,消滅故障于萌芽之中,避免事故擴大使設備損壞釀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振動頻譜分析儀中的極坐標圖的含義 極坐標圖是把振幅和相位隨轉速變化的關系用極坐標的形式表示出來。圖中用一旋轉矢量的點代表轉子的軸心,該點在各個轉速下所處位置的極半徑就代表了軸的徑向振幅,該點在極坐標上的角度就是此時振動的相位角。這種極坐標表示方法在作用上與波德圖相同,但它比波德圖更為直觀。
早期絕大多數人習慣于利用反向推理來診斷設備故障,除之前我們發布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習慣于早期的振動故障分類方法。殊不知,早期許多誤診斷和漏診斷的根源是由于傳統的故障分類方法不當。因為這種分類方法中故障和特征存在---的交叉,當對故障特征和機理了解不夠深入時,作出誤診斷和漏診斷確實是在所難免的。但這個對于故障診斷-的問題,卻一直沒有引起關注,出現誤診斷及難以說清的一些振動現象時,往往怪罪于設備振動太復雜,實際是早期振動故障分類方法,給大多數相關人員認識振動故障在思想上造成了混亂。
振動位移、振動速度、振動加速度有什么區別?
1、振動按頻率范圍分,可以分
低頻振動:f<10hz n<600轉/分, 以位移mm作為振動標準。
中頻振動:f=10~1000hzn=600-60000轉/分,以速度mm/s作為振動標準。
高頻振動:f>;1000hz n>;60000轉/分, 以加速度mm/(s2)作為振動標準。
2、對大多數機器來說,防爆測振儀哪里有場面,0佳診斷參數是速度,因為它是反映振動強度的理想參數,所以國際上許多振動診斷標準都是采用速度有效值作為判別參數。以往我國一些行業標準大多采用位移振幅作診斷參數。在選擇測量參數時,還須與所采用的判別標準使用的參數相一致,否則判斷狀態時將無據可依。
3、在低頻域10hz以下是以位移作為振動標準,中頻域10hz-1khz是以速度作為振動標準,而在高頻域1khz以上則以加速度作為振動標準。故障診斷為-故障頻率成分,對低頻故障采用位移信號分析,對高頻故障采用速度、加速度信號。
從理論證明,振動部件的疲勞是與振動速度成正比,而振動所產生的能量則是與振動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由于能量傳遞的結果造成了磨損和其他缺陷,因此,在振動診斷判定標準中,是以速度為準比較適宜。而對于低頻振動,主要就考慮由于位移造成的破壞,其實質是疲勞強度的破壞,測振儀,而非能量性的破壞;但對于是1khz以上的高頻振動,則主要是應考慮沖擊脈沖以及原件共振的影響。
智能測振儀可以抄錄設備運行時過程控制儀表顯示的工藝參數如:電壓、電流、溫度壓力、流量等和觀察量如漏油、異響、部件松動、潤滑狀況等,可以配合測振傳感單元即小蘑菇進行溫度、振動加速度、速度、位移、包絡及fft譜的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