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化:對于所有的mcu程序的設計來講,出世化是基本也是的一步,石油175度低功耗單片機公司,一般包括如下內容:
屏蔽所有中斷并初始化堆棧指針:初始化部分一般不希望有任何中斷發生。
清除系統的ram區域和顯示memory:雖然有時可能沒有完全的-,但從-性及一致性的角度出發,-是對于防止意外的錯誤,測井210度低功耗單片機選型,還是建議養成-的編程習慣。
io口的初始化:根據項目的應用的要求,設定相關io口的輸入輸出方式,對與輸入口,需要設定其上拉或下拉電阻;對于輸出口,則必須設定其出世的電平輸出,以防出現不-的錯誤。
單片機microcontrollers是一種集成電路芯片,是采用-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把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多種i/o口和中斷系統、定時器/計數器等功能可能還包括顯示驅動電路、脈寬調制電路、模擬多路轉換器、a/d轉換器等電路集成到一塊硅片上構成的一個小而完善的微型計算機系統,在各個領域廣泛應用。諸如手機、汽車電子、工業上的步進馬達、機器手臂的控制等,都可見到單片機的身影。單片機的特點是編程、維護相對復雜,編程方式常用c語言或者匯編語言,成本較低,i/o接口相對有限。
單片機出現的歷史并不長,但發展十分迅猛。 它的產生與發展和微處理器cpu的產生與發展大體同步,自1971年美國英特爾公司首先推出4位微處理器以來,測井175度低功耗單片機選型,它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大致可分為5個階段。下面以英特爾公司的單片機發展為代表加以介紹。
1971年~1976年
單片機發展的初級階段。 1971年11月英特爾公司首先設計出集成度為2000只晶體管/片的4位微處理器英特爾4004,低功耗單片機,并配有ram、 rom和移位寄存器, 構成了臺mcs—4微處理器, 而后又推出了8位微處理器英特爾8008, 以及其它各公司相繼推出的8位微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