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跑道”前方的增氧水泵房
推水增氧讓一塘靜水動起來,養殖過程中產生的魚糞和殘存的飼料,巧嘴白高產養殖技術,順著循環水流進入吸污水道,約80%可以被回收制成有機肥,剩下20%,鳙魚高產養殖技術,則由已經建成的魚塘底排污系統收集利用,整個過程零水體外排。-魚塘里飼養了花鰱、白鰱等濾食性魚類,還有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進一步凈化水質。
那么“跑道”養魚究竟能給魚類養殖業帶來什么樣的好處呢?
提高了養殖效率
據周恩平介紹,在700平方米的跑道中,今年-投入了鱸魚17萬尾,鳊魚4萬尾,平均一個“跑道”內有4萬尾以上的魚,水槽里的魚兒爭先恐后地頂著水流不斷擺尾,嘩嘩作響的水面上,滿是魚群密密匝匝黑黢黢的脊背和魚尾甩起的耀眼水花。而這還沒有達到每條“跑道”的滿負荷。5條“跑道”相當于傳統養殖方式的50畝水塘的養殖量,而存活率比傳統養殖模式要高30%以上。且因為魚相對固定在一處,使得飼料只需集中投放,利用率提高20%左右,魚可以長得更快,可以比其他養殖戶更早捕撈上市,獲得更高的利潤。
圓形內循環養魚系統介紹:
1、魚兒“圈養”在圓形的養殖槽中,所有的排泄物和殘餌均隨水流集聚在錐形集污區,底排污系統隨時將集聚的糞污抽取到岸邊的尾水凈化塔內。養殖水體始終處于潔凈狀態。
2、增氧系統隨時向養殖槽高壓供氧,高產養殖技術,魚兒在干凈、新鮮、富氧的水體中生活,會胃口大開,因此吃得多、長得快、病害少。
3、尾水凈化系統通過物理沉淀、生物過濾、-分解等處理程序,將養殖尾水凈化后,再回流到池塘中,分離出來的魚糞廢物則成為-的生物肥料。
4、該系統具有、高產、的優點。
跑道”養魚不僅增加了養殖密度,更重要的是減少了養殖污染。在“跑道”的另一端,花鰱高產養殖技術,建了集污設備,可以把魚的糞便集中處理,做到養殖尾水零排放。“通過吸污泵抽掉淤積的廢棄物,再通過水質生態處理,做到養殖尾水循環利用,能夠減少水源污染。
在漁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過程中,優1秀科技戶的作用更是-。“很多技術都要依靠科技戶來轉化,因為他們不僅自己掌握技術,而且與農戶關系緊密,有利于技術在-推廣。”區農經局水產站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組+試驗基地+漁技人員+科技戶+輻射帶動戶”的漁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快捷體系中,科技戶起到了關鍵支點作用。目前,秀洲區已經有9個漁業信息化全程監控試驗點,評定152名漁業科技戶,建立了4家漁業全程清潔化生產模式基地,建成了12條“養魚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