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光伏和風電的-滲透,使得電網從只應對需求側的變化負荷,到既要應對需求側負荷的變化,又要應對供應側可變可再生能源的變化。儲能具有了為供需兩端提供緩沖和平衡的功能。供應側多種不可調度、不可預測的可再生能源的接入,需要儲能來-能源供應的平衡和穩定。需求側有大量用戶屋頂光伏接入,有些是接在電表后端。為了盡量消納這些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避免對電網的干擾,就需要分布式儲能來提供靈活性。其中,電力驅動熱泵+蓄熱冷是重要的技術手段。
如果上述輔助熱匯都無法保持冷管水溫,需再次啟動蓄冷罐,同時啟動能源樞紐中的跨臨界循環co熱泵冷水機組,以10 ℃冷水溫度為蓄冷罐補冷。提供蓄冷罐出水換熱,繼續保持冷管水溫為20 ℃。此時經過壓縮機的co高壓氣體溫度超過co臨界溫度31.1 ℃,不會發生相變,如果要進行冷卻,需要花很-,南通太陽能儲能,正好可以利用這一部分顯熱資源,為蓄熱罐提供熱量。在熱泵和太陽能熱水的雙重作用下,經過一個供冷季,可以把蓄熱溫度提高到70 ℃。同樣地,熱泵的用電可與pvt發電量匹配。
供應側希望用戶端通過儲能,太陽能儲能公司,為它轉移高峰負荷、填補負荷低谷以提高發電運行效率,但又不希望讓渡更多的經濟利益。而需求側則因為在空調設計負荷中沒有扣除移峰帶來的負荷削減部分,蓄冷裝置完全成了增加出來的投資,因為電價峰谷差價并不大,太陽能儲能報價,蓄冷-小,而且并不能節電。如果建筑用電池蓄電,由于電池容量小,也很難取得效益。因此多數用戶對儲能投入沒有很大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