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外觀: ??有乳白色的、微黃的,亦有微紅色的粘稠狀; ??固體含量: ??一般在30%~45%,相比溶劑型的要低許多; ??耐水性: ??脂肪族聚氨酯分散體、水性氨酯油比芳香族/酸乳液型要好很多; 耐酒精性: ??其趨勢基本與耐水性相同; ??硬度: ??以酸乳液型非常低,其次芳香族聚氨酯為中等,脂肪族聚氨酯分散體及其雙組分聚氨酯、氨酯油為較高,并隨著時間的延長,其硬度會逐漸增加,尤其是雙組分交聯型。但硬度增長慢且較低,水性漆,遠不如溶劑型。鉛筆硬度能達h的已很少; 光澤: ??亮光的很難達到溶劑型木器涂料的光澤,普遍低20%左右。其中以雙組分的較高,而氨酯油、聚氨酯分散體次之,酸乳液型較低; -度: ??由于固體含量的影響,差別較大,加之本身固體含非常低、-度較差,固含量越高,-度越好,雙組分交聯型比單組分好,酸乳液型較差; 耐磨性: ??以氨酯油與雙組分交聯型為較好,地板水性漆,其次為聚氨酯分散體,再次為酸乳液型。
1、問題現象:涂膜表面附著灰塵、飛絮、異物等。 2、問題原因: 1有灰塵、砂粒等雜物混入涂料中。 2調配漆料時,產生的氣泡在漆液內未經散盡即施工,尤其在寒冷天氣容易出現氣泡散不開的現象,使漆膜干燥后表面變粗糙。 3施工環境不潔,家具水性漆,有灰塵、砂粒飄落于涂料中,或油刷等刷涂工具粘有雜物。 4-處理不合要求,打磨不光滑,灰塵、砂粒未清除干凈。 5稀釋劑使用不當,溶解力差,不能完全溶解涂料,引起顆粒。 6固化劑使用不當,與油漆不相容,引起顆粒。
問題現象:涂面的光澤不均勻。 產生原因: 1、環境原因:溫度低,濕度大,造成涂料慢干。 2、底材原因:⑴、被施工底層多孔粗糙,或漆膜不足而產生失陷,或附有油、水等污染物。⑵、底材封閉-。 3、施工原因:⑴、噴被堵或受損,出油出氣不均。⑵、走、噴幅重疊不均。⑶、涂料攪拌不均勻。⑷、涂料調配后超過活化期。 4、產品原因:稀釋劑的品質-,或稀釋劑的沸點低,干速過快。 解決辦法: 1、環境原因:要有-的溫、濕度施工環境。 2、底材原因:⑴、被施工底材打磨平坦細膩,并清除底層表面污染物。⑵、對底材進行有效封閉。 3、施工原因: ⑴、調整及檢查噴,水性漆廠家,清洗噴,平時作好保養。⑵、提高技術,正確操作。⑶、涂料使用前攪拌均勻。⑷、涂料調配后在活化期內使用。 4、產品原因:按照環境溫度選擇冬用與夏用的稀釋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