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缸誤動作或動作失靈
原因和處理方法有以下幾種:
(1)閥芯卡住或閥孔堵塞。當流量閥或方向閥閥芯卡住或閥孔堵塞時,液壓缸易發生誤動作或動作失靈。此時應檢查油液的污染情況;檢查臟物或膠質沉淀物是否卡住閥芯或堵塞閥孔;檢查閥體的磨損情況。
(2)活塞桿與缸筒卡住或液壓缸堵塞。此時無論如何-,液壓缸都不動作或動作甚微。這時應檢查活塞及活塞桿密封是否太緊,是否進入臟物及膠質沉淀物:活塞桿與缸筒的軸心線是否對中,易損件和密封件是否失效。
(3)液壓系統控制壓力太低。控制管路中節流阻力可能過大,流量閥調節不當,控制壓力不合適,液壓缸,壓力源受到干擾。此時應檢查控制壓力源,-壓力調節到系統的規定值。
(4)液壓系統中進入空氣。主要是因為系統中有泄漏發生。此時應檢查液壓油箱的液位,液壓泵吸油側的密封件和管接頭,吸油粗濾器是否太臟。若如此,應補充液壓油,處理密封及管接頭,清洗或更換粗濾芯。
(5)液壓缸初始動作緩慢。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液壓油黏度大,流動性差,導致液壓缸動作緩慢。-方法是,微型液壓缸,更換黏溫性能較好的液壓油,在低溫下可借助加熱器或用機器自身加熱以提升啟動時的油溫。
拆裝注意事項:
1、拆卸液樂油缸之前,應使液壓回路卸壓。
2、拆卸時應防止損傷活塞桿頂端螺紋、油口螺紋和活塞桿表面、缸套內壁等。
3、拆卸時要按順序進行。
4、卸卸前后要設法創造條件防止液壓缸的零件被周圍的灰塵和雜質污染。
5、油缸拆卸后要認真檢查,以確定哪些零件可以繼續使用,擺動液壓缸,哪些零件可以修理后再用,哪些零件必須更換。
6、裝配前必須對各零件仔細清洗。
7、要正確安裝各處的密封裝置
8、螺紋聯接件擰緊時應使用扳手,扭力矩應符合標準要求。
9、活塞與活塞桿裝配后,須設法測量其同軸度和在全長上的直線度是否超差。
10、裝配完畢后活塞組件移動時應無阻滯感和阻力大小不均等現象。
11、液壓油缸向主機上安裝時,伺服液壓缸,進出油口接頭直接必須加上封閉圈并緊固好,以防漏油。
12、按要求裝配好后,應在低壓情況下進行幾次往復運動,以排除缸內氣體。
那么,在確定活塞的有效受壓面積的時候,我們需要考慮哪些方面的問題呢?實際上,該參數主要會受到油壓、螺旋升角及負載轉矩的影響。通常情況下,負載的大小和活塞面積之間是正比的關系,而油壓及螺旋升角與活塞面積則是反比的關系。至于活塞的工作行程,則需要根據螺紋導程和液壓缸所需擺動的角度來進行判斷。
也就是說,其擺動的角度不同,那么其工作行程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實際上,活塞的工作行程可看作是螺紋的導程,而螺紋的導程則等于螺旋升角的正切值與圓周率及螺紋中徑的乘積。所以,螺紋螺旋的升角會對液壓缸的外形尺寸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