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與1年生草本植物有很多不同。其生長發育從幼齡期起,經過生長結果期、盛果期,直到衰老,需要許多年。幼樹期主要是擴大樹冠,搭好骨架,預備結果部位,并在樹體中積累各種有機和無機營養,為開花結果打好基礎。生長結果期仍以長樹為主,同時要創造-的花芽分化條件,使果樹及早開花結果,并迅速地過渡到盛果期。進入盛果期,果樹的骨架與樹冠已經形成,此時的要求是既要調節花芽形成合理負載,又要防止樹體衰老,使之-豐產,延長果樹結果年齡。在果樹生長發育各階段中,由于對營養生長、生殖生長和結果的要求不同,因而對營養供給的要求和施肥措施也應有所不同。
梨樹是頭一年進行花芽分化,第二年年開花結果。在年周期中,首先是新梢生長,然后開花結果,在果實繼續發育期,又開始進行花芽分化與發育,為第二年開花結果打基礎。不同時期施肥常會既影響生長,又影響開花結果和花芽分化。現以結果樹為例,介紹年周期內吸收主要營養元素的季節性變化。
梨樹萌芽開花期,在開放的花朵、新梢和幼葉內,氮磷鉀三要素的含量都較高,尤其是氮的含量-,金秋香梨苗,說明萌芽開花時對養分的需要十分迫切。但此時主要是利用樹體內貯藏的養分,而對土壤中主要養分吸收的數量并不多。
梨樹新梢旺盛生長期是果樹發育前期,樹體生長量大,是三要素吸收量醉多的時期。其中以氮的吸收量醉多,其次為鉀,晚秋黃梨梨苗,少的是磷。
梨樹花芽分化和果實迅速膨大期,因果實迅速膨大,對主要營養元素的需要量也較多。但果實的發育-需要鉀。因此,此期鉀的吸收量往往高于氮,梨苗多少錢一棵,對磷的吸收量仍比鉀和氮少。
果實采收至落葉期,主要是養分回流、貯存有機物質,樹體仍能吸收一部分營養物質,但吸收的數量-減少。
梨樹在芽萌動前,根系已經開始活動并開始吸收營養。對氮的吸收量以6-8月份為醉高,果實采收后明顯下降,這主要與新梢的旺盛生長和果實的迅速發育密切相關,對鉀的吸收量,以7-8月份為醉高,主要與果實的迅速膨大有關,日照梨苗,磷的吸收數量較氮和鉀少,且各生長時期比較均勻。
4月上中旬開花期
金龜子
1、樹下撒施---蜱拌土顆粒劑,畝用粒劑1000克;或地面噴上令---蜱2000倍液。
2、樹干下部-“塑料裙”,防止金龜子上樹為害。
樹上噴藥時必須慎重,選擇上令等沒有---的藥劑以免發生藥害。
4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花后至套袋前幼果期
病害以黑星病、輪紋爛果病、黑點病為主,兼防黑斑病、炭疽病、銹病等蟲害以梨木虱、黃粉蚜、綠盲蝽蟓及蚧殼蟲為主,兼治梨二叉蚜、紅蜘蛛、白蜘蛛等
1、謝花2/3時,噴施1次-醚甲環唑+命令5000倍+滿卡2000倍+10%功夫千雷,殺滅嫩梢內的黑星病菌和代梨木虱若蟲,并兼治銹病、螨類、蚜蟲等。
2、花后7~10天,連噴2次日本福田岡生+白方甲托+-醚甲環唑,10天左右1次,---黑星病、輪紋病、炭疽病,兼防銹病、黑斑病等。
取粉(1)人工取粉:用鑷子將采回的花朵上的花藥基部夾著取出放在清潔的菜盤或其它容器中,盡量避免花瓣、花絲落入容器中;也可用兩手各拿一朵花,花心相對相互摩擦,將花藥、花絲、花瓣全擦落到紙上,清除花瓣和花絲,將花藥薄薄地攤在白紙上,置25℃左右的清潔溫室內晾干,一般兩晝夜花藥即開裂,散出黃色花粉,可以使用。并將花粉存放在涼爽干燥處備用,切勿受潮濕。(2)取粉機取粉:梨園面積大,需要大量花粉時,可用延邊農學院制的花藥脫藥機,脫藥時,先篩出花瓣、花梗等雜物,然后薄薄地攤在清潔而光滑的白紙上,并用光連紙或蠟光紙蓋好,用大的羽毛,每4~5小時翻動一次。放在23~25℃的溫室中經過28~40小時的陰干,熱源可用電熱風機升溫或用紅外線250瓦的電燈泡升溫。避免陽光爆曬。濕度不高于80%,如果濕度高于90%以上,成熟的花粉會吸收大量水分,在2~4小時內就會發芽而失去授粉作用。當干燥使花藥殼變為黑色時,花粉即大量散出,用手一沾全是黃粉即可。(3)用人體加溫干燥法,這種方法既經濟又實用,-適合廣大農戶用。具體作法是:將制好的花藥拿清潔的打字紙,或光連紙,或蠟光紙包好放入貼身的內衣包中或用紗布條捆扎在肚腹上,或放扎在褲腰帶內夾著貼身加溫干燥8~12小時即可使花藥殼變黑讓花粉散出來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