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
1施工前應進行成樁工藝性試驗不少于5根,確定各項工藝參數并報監理單位確認后,方可進行施工。
2粉噴樁大面積施工前,應對工藝性試樁的單樁和復合地基進行承載力試驗,以確認設計參數。
3粉噴樁施工應符合以下規定:
1施工機具設備性能及工藝應滿足噴粉漿均勻性、樁的連續完整性及加固-的要求。
2攪拌機械應配置灰度自動記錄儀,且處于檢定有效期內。
3成樁過程中,如因故停漿,繼續施工時必須重疊接樁,接樁長度不得小于0.5m。若停機超過3h,應拆卸輸漿管路,清洗干凈,在原樁位旁邊補樁。
4配置好的漿液不得離析,供漿必須連續,固化劑與外摻劑的用量、泵送漿液時間必須有專人記錄。
5施工中隨時檢查加固料用量、樁長、復攪長度,水泥粉噴樁水泥用量計算,評定成樁。如有不合格樁或異常情況,應及時采取補樁或其他處理措施。
6施工中廢棄的加固料不得任意排放。漿體噴射攪拌樁施工中溢出的漿液應及時回收處理,防止污染環境。
4破除樁頭不得影響樁的完整性,應采用截樁機等設備切割樁頭。
5粉體噴射攪拌樁加固用的水泥種類、規格及應符合設計要求。嚴禁使用受潮、結塊、變質的加固料。
6 粉體噴射攪拌樁的數量、布樁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
7粉體噴射攪拌樁施工過程中,應記錄施工設備貫入地層的反應,核查地質資料。
8 粉體噴射攪拌樁單樁加固料用量應滿足設計要求。
9攪拌樁成樁長度及復攪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噴粉中斷時,第二次噴粉接樁的噴粉重疊長度不得小于1m。因故停漿時,恢復供漿后的噴漿重疊長度不得小于0.5m。
10攪拌樁樁身完整性、均勻性、無側限抗壓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
11攪拌樁處理后的單樁或復合地基承載力應滿足設計要求。
適用范圍
1.水泥土攪拌樁的施工工藝分為漿液攪拌法(以下簡稱濕法)和粉體攪拌法(以下簡稱干法)。適用于處理淤泥、淤泥質土、素填土、軟—可塑粘性土、松散—中密粉細砂、稍密—中密粉土、松散—稍密中粗砂和礫砂、黃土等土層。不適用于含大孤石或障礙物較多且不易清除的雜填土,硬塑及堅硬的粘性土、密實的砂類土以及地下水滲流影響成樁的土層。當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黃土含水量小于25%)、大于70%時不應采用干法。寒冷地區冬季施工時,應考慮負溫對處理效果的影響。
2.水泥土攪拌法用于處理泥炭土、有機質含量較高或ph值小于4的酸性土、塑性指數大于25的粘土或在腐蝕性環境中以及無工程經驗的地區采用水泥土攪拌法時,必須通過現場和室內試驗確定其適用性。
3.水泥土攪拌法可采用單頭、雙頭、多頭攪拌或連續成槽攪拌形成水泥土加固體;濕法攪拌可插入型鋼形成排樁(墻)。加固體形狀可分為柱狀、壁狀、格柵狀或塊狀等。
4.擬采用水泥土攪拌法處理地基的工程,除按現行規范規定進行巖土工程詳勘外,尚應查明擬處理土層的ph值、有機質含量、地下障礙物及軟土分布情況、地下水及其運動規律等。
根據水泥粉噴樁處理軟土地基的控制參數及檢測內容,檢測水泥粉噴樁施工常剛的檢測方法有外觀目測、強度檢驗、輕便動力觸探、靜力觸探法、樁身取芯試驗、靜載試驗法、應力波反射法等。
簡介
粉噴樁又稱加固土樁,是深層攪拌法加固地基方法的一種形式,是采用粉體狀固化劑來進行軟基攪拌處理的方法。適合于加固各種成因的飽和軟粘土,中國常用于加固淤泥、淤泥質土、粉土和含水量較高的粘性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