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區內線槽布局要合理、美觀;
(2)纜線的布放應自然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接頭等現象,不應受外力的擠壓和損傷;
(3)纜線兩端應貼有標簽,應標明編號,標簽書寫應清晰、端正和正確。標簽應選用不易損壞的材料;
(4)對絞電纜在工作區宜預留3~6cm的長度;
(5)線纜剝線處理:使用斜口鉗在塑料外衣上切開“1”字型長的縫;割去無用的電纜外衣;
(6)纜線布放前應核對型號規格、程式、路由及位置與設計規定相符;
(7)在同一管內包括絕緣在內的導線截面積總和應該不超過內部截面積的40%;
(8)電源線、信號電纜、對絞電纜、光纜及建筑物內其他監控系統的纜線應分離布放;
(9)各纜線間的zui小凈距應符合設計要求;
(10)纜線布放時應有冗余。在交接間,設備間對絞電纜預留長度,一般為3至6米;工作區為0.3至0.6米;光纜在設備端預留長度一般為5至10米;
(11)纜線布放,在牽引過程中,吊掛纜線的支點相隔間距不應大于1.5m;
(12)布放纜線的牽引力,大唐網線代理,應小于纜線允許張力的80%,對光纜瞬間zui大牽引力不應超過光纜允許的張力。在以牽引方式敷設光纜時,主要牽引力應加在光纜的加強芯上;
(13)電纜垂直敷設時,在纜線的上端和每間隔1.5m處,應固定在支架上,水平敷設時,直接部份間隔距施3~5m處設固-。在纜線的距離首端、尾端、轉彎中心點處300~500mm處設置固-;
(14)管內纜線應順直,盡量不交叉、轉彎處應綁扎固定。4對對絞電纜以24根為束,25對或以上主干對絞電纜、光纜及其他信號電纜應根據纜線的類型、纜徑、纜線芯數為束綁扎。綁扎間距不宜大于1.5m,扣間距應均勻、松緊適應;
(15)應詳細填寫隱蔽工程記錄并歸檔;
(16)完成布線后要采用測試設備進行鏈路測試。-所有信息點達到6類線路標準。
7、光纜光纖部分遇到的問題
自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光纖-高錕教授提出光纖通信理論之后,科技界的人們踏著這一主線逐步向前探索,實現了衰減在小于20db以下可以做電信通信線路目標。光纖在現在通信中已是不可代替的主體材料,從短距離幾米到長距離幾十千米,多模與單模光纖分擔不同的傳輸速度與不同的傳輸范圍,根據傳輸速率是百兆,千兆,瀘州大唐網線,萬兆的要求,衰減從十幾db到零點幾個db,通信的現代化在光纖的作用下,創造著-的光芒,給通信行業的科技---賦予了-的能力,為人類的需要,創造-。但要說明的是:一輛能跑高速的汽車,需要好的駕駛人員操作;一條好的光纖鏈路,大唐網線批發商,需要合格的---施工。筆者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如下---鏈接,致使網速慢,---的影響計算機之間的通信。
綜合布線中的一些常見問題整理詳解!
8、光纜的鋪設,光纖熔接點是關鍵
在光纜施工中,首先要選擇合格的光纜,根據所要鋪設的線路環境選擇不同種類的型號。例如:地下直埋光纜需要單鎧或者雙鎧;空中架設是自承光纜或是一般光纜等等。在施工中,只要注意轉彎半徑,不要打結等即可符合要求。但是在光纖的末端接續是關鍵的細節點,無論是手工磨接,或者光纖機熔接,都應當把握好衰減在一定的范圍內。筆者曾經有一次受到深刻的教訓,在十幾條光纜施工完成后,應用時有幾條光纖網絡傳輸速度很慢,查找計算機和局域網都沒有故障,再使用ping的命令檢查也能通過,反復查找,故障點難確定。后應該查找光纖的原因,當時由于otdr的價格昂貴,大唐網線,單位沒有買此儀器,只該請求他人幫助。在用otdr檢查時發現,這些傳輸慢的光纖的熔接點的衰減值大多數在十幾個db以上,在經過光纖的耦合件相加計算認為,整個光纖鏈路衰減較大,影響計算機正常通信。再追其原因,在光纜熔接時,光纖熔接人員操作規程掌握不好,光纖擦拭不潔凈,在衰減大時不返工再熔接,而用簡單的激光筆測量通過,驗收人員認為其合格,但是結果造成計算機通信---。
綜合布線中的一些常見問題整理詳解!
9、光纖的端面,應清潔無污
光纖的端面應該是既光又平滑,高度潔清,才能保障光信號無障礙的傳輸。成品光纖跳線已基本-,在手工制作時,按照操作規程也可以達到要求。但在實際工作中,清潔無污不容易-,因為手上的汗跡、空間的灰塵、夏天的潮濕都能引起光纖端面污斑產生。筆者在工作中遇到,因為調整線路,有些時候工作環境較差,再加上施工人員工作粗心,經過施工人員重接調換光纖,結果把原來計算機能通信的線路變成了所連接的計算機不能正常通信的線路。在查找原因后,發現光纖端面產生了污斑,經過擦拭后正常使用。
·100base-tx 使用 2 線對 5 類電纜的 100 mbit/s 快速以太網。
·100vg-anylan 早由惠普公司和 at&t 共同開發的使用需求優先級協議的 100 mbit/s 局域 網。
·10 base-t 使用非屏蔽雙絞線 (utp) 電纜,滿足電子和電qi---協會 (ieee) 802.3 標準(與以太網相同)傳輸速率為 10 mbps 的局域網。
·臨時布線系統 將多家廠商生產的不同類型的布線部件來實現布線系統的布線系統方案。
·模擬傳輸 使用連續變量和直接物理測量值比如電壓等來表示信號的信號傳輸方式。
·應用 一種系統,與其相關連的傳輸方式受到電信布線系統的支持。
·應用層 開放式系統互連模型osi的zui高層 (第 7層)。這一層主要是用于支持用戶應 用程序和負責管理應用程序之間的通信,例如電子郵件應用、文件傳輸應用等。
·異步 兩個或多個信號源使用獨立的時鐘信號,因此它們具有不同的頻率和相位。
·異步數據傳輸 一種傳輸數據的方式,需要傳送的數字或字母符號由7到8位二進制數字表 示前面加上開始或結束位,從而形成一種 7/8 位方式在數字傳輸媒介上 實現數據傳輸。
·異步轉移模式 (atm) 一種高速的,以單元cell為基礎的交換技術,它采用多種技術將語音、數據和等信號放在長度固定的數據包單元內。這些單元沿著交換路徑傳輸,它們并不是按照固定的順序達到接收方 (因此使用了異步這個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