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程度不斷加劇,陶瓷廢料循環再利用是人們的關注焦點,充分應用陶瓷廢料生產建筑材料,可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對環境破壞,吻合我國倡導可持續發展理念。
陶瓷制品的生成工序中,按照不同工序產生的廢料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生坯廢料,主要是指陶瓷制品并未燒成之前所形成的固體廢料,一般是由于生產線堵坯、坯體的碰撞產生。生坯廢料一般可以直接作為陶瓷原材料使用,小型陶瓷粉磨設備,加入量可以達到8%。
2.廢釉料,是指在陶瓷制品的生產制造過程中,因色釉料的錯誤配料或污水拋光磚的研磨、拋光及磨邊倒角等加工工序除外經過凈化之后形成的固體廢料,這種廢料通常含有重金屬元素、有毒、有害元素,不能直接丟棄,超細陶瓷粉磨機,需要專門的回收機構進行的回收。
3.燒成廢瓷,是指陶瓷制品在煅燒過程中由于變形、開裂、缺角等生成以及陶瓷成品在貯存、搬運等過程中造成損壞而造成的固體廢料。
4.廢石膏,在日用陶瓷、衛生陶瓷的實際生產過程中,都需要選用大量的石膏模具,因其自身機械強度較低,極容易損壞,所以使用周期不長,壽命短。
5.廢匣缽,陶瓷燒制過程中的窯爐是選取重油或煤為燃料,由于燃料的不完全燃燒會產生大量游離碳,增加陶瓷制品污染風險,寧夏陶瓷粉磨,所以日用陶瓷制品多選用隔焰加熱方式進行煅燒。隔焰加熱經濟的方式是采用匣缽煅燒,有些生產企業在生產規格尺寸較小的地磚時也需要利用匣缽。匣缽在使用過程中多次承受室溫與窯爐煅燒溫度高溫1300℃左右之間的溫差造成的熱力作用,同時生產中的裝缽、搬運、碰撞等造成匣缽廢渣。
6.拋光磚廢料。厚釉磚和瓷質磚需要通過銑平定厚、磨邊倒角和研磨拋光等深加工工序后成為平滑細膩、光亮如鏡的拋光磚。拋光磚是目前市面上-消費者喜愛的產品,其銷量正在迅速增大,帶動幾千條拋光磚生產線在不斷地增加產量,然而銑平定厚、磨邊倒角和研磨拋光等深加工工序會產生大量的磚屑等廢棄物。
陶瓷是一種重要的建筑材料和工藝品材料,其原料加工工藝對材料性能和產品具有重要影響。目前,傳統的陶瓷原料加工工藝主要采用球磨機進行研磨和分散處理,但存在能耗高、生產效率低、磨球過度磨損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種新的陶瓷粉料加工的流程應運而生,即陶瓷粉料的加工設備立磨與化漿相結合的工藝。
陶瓷粉料的加工設備立磨是一種能節能的研磨設備,縣有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操作簡便等優點。立磨通過轉軸驅動磨盤高速旋轉,將石英砂等原料加入到磨盤中進行研磨和分散處理從而達到細磨和分散的效果。與傳統的球磨機相比,立磨的研磨、能耗低、磨損小,能夠提高陶瓷原料加工的生產效率和產品。
陶瓷產業的繁榮發展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了-的貢獻,但陶瓷屬于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其所帶來的生態和環境問題近年來也日益顯現。在陶瓷材料的制備和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料,而目前大部分的廢料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處理,陶瓷粉磨設備,這種處理方式會擠占土地,還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環境。廢舊陶瓷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其實廢舊陶瓷經過廢瓷片經由粉碎加工之后與原料混合,除去雜質再投放車間生產,可制成新的陶瓷制品,而且同普通瓷泥比,加入廢瓷的新瓷泥強度-,燒成率更高。那么,廢舊陶瓷加工設備哪里有?今天就由陶瓷磨粉機廠家桂林鴻程為您分析解答。
廢舊陶瓷的來源與分類:陶瓷工業度料是指在成型、干燥、處理、燒結和儲存過程中產生的廢物,主要有四種類型。一是還體廢料,即陶瓷制品在焙燒前所形成的廢料,主要包括兩部分:施釉廢料和空體廢料。二是廢釉料,包括陶瓷制品生產過程中形成的污水和污水經凈化處理后形成的固體廢料。三是焚燒廢物,陶瓷制品在焙燒過程中會產生廢料。四是陶瓷碎渣。經過平面、研磨拋光和邊倒角后,產品深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磚屑。在拋光磚的生產工中,生產i m2的拋光磚產生約2.1 kg的拋光廢料。根據這一數據計算.中國陶瓷行業每年產生拋光廢物(包括拋光廢渣和廢水)約1200萬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