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垃圾長時間堆放,極容易變質發臭。為讓居民有一個-的生活環境,成千環衛工人在烈日下忙碌,起早帶晚、加班加點清理運送垃圾。而眾多的垃圾車裝滿后,便要奔向垃圾中轉站,及時轉運。
一輛輛垃圾運輸車從江都南路開進湯汪環衛綜合體,排隊等候傾倒垃圾。在湯汪環衛綜合體內,50多歲的周紅芳正在現場忙碌。送垃圾的環衛車到來后,她要忙著啟動相關設施,將垃圾池的閘門打開,指揮垃圾車傾倒垃圾。傾倒結束之后,她要用笤帚將撒落在旁邊的垃圾掃進傾倒池。再指揮下一輛車傾倒垃圾……一陣忙碌后,她的工作服已被汗水浸透。
“自高溫以來,垃圾量幾乎是平時的2倍,每天僅等在下面的大型壓縮箱就要裝11箱。”周紅芳告訴-,她是汊河人,每天凌晨4點便要騎著電瓶車往湯汪趕,4點50分左右到達湯汪環衛綜合體后,先用拖把把工作場地拖一遍,再啟動設備設施,等候附近前來送垃圾的垃圾車,一直要忙到11點左右,常常早飯也顧不上吃。
“現在技術水平高了,垃圾中轉站的設備多了,環境也越來越好。雖然垃圾又臟又臭,但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及時收納掉這些臟臭,給大家一個清爽整潔的環境。”
這些工作服,都是我這一生在工廠工作三十多年積攢下來的。50年前,我技校畢業后分配進了化工單位。進廠天,我們領了半月的學徒工資8.92元當時學徒工月工資為17.84元,還領了口罩、手套、工作皮鞋及春秋各兩套藍布棉工作服等勞防用品。當時我還想,這么多工作服怎穿得完呀?誰知那時青澀小伙懶散成性,工作服臟了-洗,放更衣箱時間長了都被悶壞,出現一個個洞,有時干脆就扔了。這樣一來,三年發一次的工作服不夠穿,就穿自己的舊衣服當工作服。
兩年以后由于勞動積極,我從操作工人當上了班長。班長是管理為主,自己不用上崗,于是工作服“-”了許多,而且我看到臟了還會用堿水洗。這樣,一件工作服可以穿上大半年。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工作服不但夠穿,還有了積余。加上企業調整建制時,又給職工發了兩套米黃色滌卡綴有企業品牌商標的工作服,這樣積攢得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