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鉆孔主要考慮孔徑大小公差、鉆孔的預大,孔到板邊線邊、非金屬化孔的處理問題及定位孔的設計:
目前機械鉆孔的加工鉆嘴為0.2mm,但由于孔壁銅厚及保護層厚,生產時需要將設計孔徑加大制作,噴錫板需要加大0.15mm
金板需要加大0.1mm,這里的關鍵問題是,如果孔徑加大以后,此類孔到線路、銅皮的距離是否達到加工要求?本來設計的線路焊盤的焊環夠不夠?例如,設計時過孔孔徑為0.2mm,焊盤直徑為0.35mm,理論計算可知,焊環單邊有0.075mm是完全可以加工的,但按錫板加大鉆嘴后生產,就已經沒有焊環了。如果焊盤由于間距問題,cam工程人員無法再加大的話,此板就無法加工生產。
孔徑公差問題:目前國內鉆機大部分鉆孔公差控制在±0.05mm,再加上孔內鍍層厚度的公差,金屬化孔公差控制在±0.075mm,非金屬化孔公差控制在±0.05mm。
另外容易忽略的一個問題是鉆孔到多層板內層銅皮或線的隔離距離,由于鉆孔定位公差為±0.075mm,層壓時內層壓板后圖形伸縮變形有±0.1mm的公差變化。因此設計時孔邊到線或銅皮的距離4層板-在0.15mm以上,6層或8層板-在0.2mm以上的隔離才可方便于生產。
非金屬化孔制作常見有以下三種方式,干膜封孔或膠粒塞孔,使孔內鍍上的銅因為無蝕阻保護,可在蝕刻時除去孔壁銅層。注意干膜封孔,孔徑不可大于6.0mm,膠粒塞孔不可小于11.5mm。另外就是采用二次鉆孔制作非金屬化孔。不管采取何種方式制作,非金屬化孔周圍必須-0.2mm范圍內無銅皮。
定位孔的設計往往也是容易忽略的一個問題,線路板加工過程中,測試,外形沖板或電銑均需要使用大于1.5mm的孔做為板固定的定位孔。設計時需考慮盡量成三角形將孔分布于線路板三個角上。
電位器是可變電阻器的一種。通常是由電阻體與轉動或滑動系統組成,即靠一個動觸點在電阻體上移動,獲得部分電壓輸出。
電位器的作用——調節電壓含直流電壓與信號電壓和電流的大小。
電位器的結構特點——電位器的電阻體有兩個固定端,印刷碳膜片生產廠家,通過手動調節轉軸或滑柄,改變動觸點在電阻體上的位置,則改變了動觸點與任一個固定端之間的電阻值,從而改變了電壓與電流的大小。
電位器是一種可調的電子元件。它是由一個電阻體和一個轉動或滑動系統組成。當電阻體的兩個固定觸電之間外加一個電壓時,通過轉動或滑動系統改變觸點在電阻體上的位置,在動觸點與固定觸點之間便可得到一個與動觸點位置成一定關系的電壓。它大多是用作分壓器,這是電位器是一個四端元件。電位器基本上就是滑動變阻器,有幾種樣式,一般用在音箱音量開關和激光頭功率大小調節電位器是一種可調的電子元件。它是由一個電阻體和一個轉動或滑動系統組成。當電阻體的兩個固定觸電之間外加一個電壓時,印刷碳膜片加工廠,通過轉動或滑動系統改變觸點在電阻體上的位置,在動觸點與固定觸點之間便可得到一個與動觸點位置成一定關系的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