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海泡石的熱相變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許多方面仍存在分歧,比如宋功寶0認為把海泡石在300 -800 °c間的相稱為“海泡石酐相”或“無水海泡石相”不夠確切,但以下事實是得到-的: 300 。c以下失去吸附水,300~800 。c內失去結晶水,海泡石軟質原礦,800 °c以上失去-水。由于不同產地的海泡石,其礦物組成和礦物類型存在著一定的差別,因此,在焙燒過程中發生相變的具體溫度及相變的產物也存在差別,我們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摸索合適的焙燒溫度和焙燒時間。據目-察結果來看,海泡石在焙燒過程中會發生-系列變化,纖維海泡石,而且伴隨活性sio2的產生,海泡石粉,適合充當流化催化裂化(fcc)催化劑基質中硅的來源,并且海泡石引入適量的氧-可以提高催化劑的抗重金屬性能。這為利用海泡石制備fcc催化劑提供有力的證據。
利用、氯化鋁和硫酸鋁三種鋁鹽對海泡石進行改性,發現單一的鋁源對海泡石改性程度影響不大。利用擬薄水鋁石作為,研究了外加鋁源酸改性海泡石對其比表面積及孔結構的影響,結果顯示:外加鋁源酸改性海泡石的比表面積提高很大,中孔的孔體積也明顯增強。分別對天然海泡石和酸改性海泡石對重金屬離子cu2+、 zn2*和ni2*的吸附性能進行了測試。結果發現:改性海泡石的吸附性能明顯優于天然海泡石,且改性海泡石對cu2*、zn2*和 ni2+的飽和吸附量大小為cu2t>; zn2*>;ni2*。通過實驗確定了改性海泡石吸附重金屬離子比較理想的條件:室溫下,固液比為1:500 (g/ml), ph=5.0, 吸附時間為6 h時,此時濃度分別為50 mgl的cu2+、zn2*和 ni+溶液經改性海泡石(sep- 10)吸附后,其吸附量分別為21.97. 20.36和14.37 m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