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ome編碼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光電編碼器,線性編碼器sis-140,又稱為手輪脈沖發生器,簡稱手輪,線性編碼器sie-140-p1,是一種通過光電轉換將輸出軸的機械幾何位移量轉換為脈沖或數字量的傳感器,主要應用于各種數控設備,是目前應用多的一種傳感器。光電編碼器有和非兩種分類標準。按原料的不同可分為天然橡膠型、塑料型、膠木型和鑄鐵卸,按樣式的不同可分為圓輪緣型、內波紋型、平面面、表盤型等等,按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為光學型、磁型、感應型和電容型,按刻度方法和信號輸出形式的不同可分為增量型、型和混合型。光電編碼器主要由光柵盤和光電檢測裝置構成,在伺服系統中,光柵盤與電動機同軸致使電動機的旋轉帶動光柵盤的旋轉,再經光電檢測裝置輸出若干個脈沖信號,根據該信號的每秒脈沖數便可計算當前電動機的轉速。
光電編碼器的碼盤輸出兩個相位差相差90度的光碼,根據雙通道輸出光碼的狀態的改變便可判斷出電動機的旋轉方向。增量式編碼器是光電編碼器的一種,其主要工作原理也是光電轉換,但其輸出的是a、b、z三組方波脈沖,其中a、b兩脈沖相位差相差90度以判斷電動機的旋轉方向,z脈沖為每轉一個脈沖以便于基準點的定位
makome馬控美光電編碼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編碼器的主要工作原理為光電轉換,線性編碼器sie-120,但其輸出的是數字量,在式編碼器的碼盤上存在有若干同心碼道,每條碼道由透光和不透光的扇形區間交叉構成,碼道數就是其所在碼盤的二進制數碼位數,碼盤的兩側分別是光源和光敏元件,碼盤位置的不同會導致光敏元件受光情況不同進而輸出二進制數不同,因此可通過輸出二進制數來判斷碼盤位置。混合式值編碼器的主要工作原理同樣為光電轉換,其與增量型、編碼器的不同在于輸出量不同。混合式值編碼器輸出的信息有兩組,一組輸出信息為a、b、z三組方波脈沖,與增量式編碼器的輸出完全不同,線性編碼器,另一組輸出信息具有信息功能,主要用于磁極位置的檢測。
供應日本makome磁性編碼器
“sie - 120 / sie - 121”是“規模sis - 120”設置和使用,檢測距離3.5毫米代表性的檢測距離測量。
因為檢測距離的變動有±毫米的量,所以在機器方面的變動也穩定進行測量的事的增量測量系統。
分辨率是0.4毫米,連接機器4逓倍為康士林和0.1毫米可以使用。
另外,sis - 120代替規模sis - 210為使用檢測距離5.5毫米中能變得使用。
因為檢測距離的變動有±毫米的量,所以在機器方面的變動也穩定進行測量的的增量類型的比例尺系統。
連接機器在4逓倍處理得到更測長分辨率是0.1毫米的特性。
***分辨率是0.4毫米4逓倍處理后0.1毫米,不過,精度±( 1 + 0.5 m毫米。比例尺長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