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它是屬于增強復合性的材料,它的復合材料密度小、強度高、耐腐蝕、耐疲性能好,但復合材料成型工藝的特殊性會給復合材料的抗沖擊性、斷裂韌性和分層強度帶來影響。由于硬度較大,如果用力太小,從事碳纖維布加固者應該都是很清楚的一般的機械很難對它進行機械加工,但是用力過大的話,為了防止粘貼方式導致脆性的發生,可選u型錨固又很容易。
江蘇凱盾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的碳纖維編織布的常規用途
可以適用于各種結構類型,各種結構部位的加固修補,碳纖維毛氈,如梁、板、柱、屋架、橋墩、橋梁、筒體、殼體等結構。適用于港口工程和水利水電等工程中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木結構的補強和抗震加固,-適合于曲面及節點等復雜形式的結構加固。-混凝土的強度要求不低于c15。施工環境溫度在5~35℃范圍內,相對濕度不大于70%。
碳纖維歷史:
1965年日本大谷杉郎首先制成了聚瀝青基碳纖維,并發表了先驅性的瀝青基碳纖維的研究報告。1969年日本碳公司開發聚丙xi腈基碳纖維獲得成功。1970年日本東麗toray textile inc.公司依靠-的聚丙xi腈原絲技術,天津碳纖維,并與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交換碳化技術,隔熱碳纖維布,開發聚丙xi腈基碳纖維。1971年東麗公司將聚丙xi腈基碳纖維產品torayca投放市場。隨后產品的性能、品種、產量不斷發展,至今仍處于-。此后,日本東邦、旭化成、三菱人造絲及住友公司等相繼投入聚基碳纖維的生產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