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政策上應該加強對廢品回收企業小、散、亂格局的治理。小企業大量存在導致的問題,一是回收渠道被占用,二是帶來的環境二次污染問題-。對此,有建議,在每個城市設立專門的開發園區,將區域內從事廢品回收的企業統一納入園區管理,區內統一污水處理、垃圾焚燒、垃圾填埋,二次污染。
其次,回收處理企業應該理順成本分攤機制。由于行業缺乏統一-,成本負擔往往全部轉移到廢品拆解處理企業身上,這樣的話,無疑會降低處理企業的積極性。正如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固體廢物污染控制研究所研究員李麗所言,按照國際成熟經驗,包括銷售者、處理、利用各個環節的企業都應該平均分擔商品廢棄后的處理成本。
媒體-,近日位于美國華盛頓一家機構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從紐約到新德里,全水中流出的自來水都含有只能通過顯微鏡才能看到的小塑料顆粒。
據相關部門對五大洲多個城市進行了150多次自來水檢測。其中83%的自來水含有微塑料成分。
為應對日益-的污染問題,各國已達成有針對性的多邊或區域環境-,旨在從各方面化解污染的威脅。大多數已經根據這些-和其他協議通過了治理污染-和法律框架。就我們而言,應減少工業和民用塑料容器的生產、使用,讓科學為人類生存服務。
六十年前開始的塑料-生產加速迅速,已經創造了83億公噸塑料,大部分是-產品,終成為垃圾。
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到2050年,垃圾填埋場將有120億公噸的塑料。這個數字是帝國大廈的3.5萬倍。
塑料生產的大部分增長是塑料包裝的使用增加,塑料包裝占非纖維塑料的40%以上。
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將會比魚兒還多!
海洋里大部分的當然是水,那么海洋里第二多的是什么呢?相信多數人現在都會回答是魚,但是到2050年的時候,方管類廢鐵回收,你可能就不這么回答了。日前,英國某-,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將會比魚兒還多。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這些垃圾流入海洋后,還被海鳥、魚等吃進肚子里,直到死,這些塑料碎片都還在肚子里沒有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