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農業,是在環境相對可控條件下,采用工程技術手段,進行動植物生產的一種現代農業方式。設施農業涵蓋設施種植、設施養殖和設施食用菌等。在國際的稱謂上,歐洲、日本等通常使用“設施農業”這一概念,美國等通常使用“可控環境農業”一詞,智能溫室建設帶來農業新變革。
設施農業智能化是將現代生物工程技術、農業工程技術、環境工程技術、信息技術和自動化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領域,根據動植物生長的適宜生態條件在現代化設施農業內進行四季恒定的環境自動控制,使其不受氣候條件的影響,生產呈自動化、標準化和智能化,農產品周年生產、均衡上市,實現生產高速度、高產出和益。
1、管理軟件。它帶有圖形用戶界,用于監視和控制氣候控制器和施肥混合器,并提供多種測量和采集氣候和灌溉數據的可能性及報警功能:在適當的時候,管理軟件還能按計劃改變氣候環境,能同時輸入同一生長時期的所有的氣候參數的變化值。
2、電氣控制柜。接收溫室氣候控制器的自動控制信號,并輸出到執行馬達,如風機、開窗馬達、遮陽馬達等,還可提供手動操作功能。
3、氣候計算機。該計算機是整個溫室自控系統的-,它通過對溫室的天窗、內遮陽、外遮陽、側窗、、施肥、加熱、降溫等的調控,實現對溫室內的溫、濕、光、水、肥、氣的調控,從而-作物在的環境中生長。通過管理軟件及pc機,還可以進一步研究作物的生長規律。
4、自動混肥系統。每組配置獨立的ec和ph上下限報警,可以根據多種植物的不同要求提供不同肥料配方并可根據時問、光照等參數來設定灌溉時間和次數。
5、室內傳感器。每個分區配置溫度、濕度或c02傳感器及管溫傳感器,及時向lcc900氣候傳感器提供室內環境參數。
6、一體化氣象站。一體化氣象站為lcc900氣候計算機提供室外溫度、風向、風速、光照、感雨等氣象參數。氣象站由溫度、風向、風速、光照、感雨等傳感器及變送器組成。
滲灌節水技術是將高分子微孔管埋入地下或地表,使用低壓水,向外滲透濕潤土壤,再借助于土壤的毛細孔作用,將水分、養分擴散到周圍土壤中供作物根部吸收利用。
高分子微孔管按作物種植行安置,每行一根或二行鋪設一根,按實際種植情況而定。滲透管靠近根部,鋪設于土壤表面或埋在地下,其表面可以覆蓋地膜,滲透管長度為30~50米,水源壓力為0.05~0.10pa。每天灌溉1~2次,每次灌溉15分鐘。與其它節水器材相比能提高產量30%;對水質要求較低、不易堵塞。智能溫室大棚內土壤中水分的測量,我們可以使用土壤水分記錄儀,它可以實時記錄土壤溫度、土壤水分、-溫度、-濕度、5個參數。而且儀器小巧便于攜帶到室外操作。
我公司主要提供大棚建設,蔬菜大棚建設,智能溫室,連棟溫室等蔬菜大棚建設工程服務,我公司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提供-的服務,我們從前期的規劃和設計到大棚的建設,各個方面都進行人性化的服務方式,F面向全國承接各地各種類型、規模的溫室大棚建設工作,期待與您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