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帽的組成部分
帽殼:承受打擊,使墜落物與人體隔開。
帽箍:使安全帽保持在頭上一個確定的位置。
頂帶:分散沖擊力,保持帽殼的浮動,以便分散沖擊力。
一指鍵:單手操作,簡單方便,安全帽,安全。
下顎帶:輔助保持安全帽的狀態和位置。
吸汗帶:吸汗。
緩沖墊:發生沖擊時,減少沖擊力。
戴安全帽前應將帽后調整帶按自己頭型調整到適合的位置,然后將帽內彈性帶系牢。緩沖襯墊的松緊由帶子調節,人的頭頂和帽體內頂部的空間垂直距離一般在25~50mm之間,至少不要小于32mm為好。這樣才能---當遭受到沖擊時,帽體有足夠的空間可供緩沖,平時也有利于頭和帽體間的通風。
礦工安全帽帽襯的原材料關鍵有較高、低壓聚乙烯,人造纖維,毛紡織帶等。帽襯原材料應具有較強的強度抗沖擊性能,解決---無有危害,安全帽價格,挑選帽襯資料時應注意與帽殼原材料性能的協調管理相互配合。
規格規定。礦工安全帽尺寸規定大多為:帽殼內部結構規格、帽舌、帽檐、豎直間隔、水準間隔、配戴相對高度、突顯物和透氣孔。在其中豎直間隔和配戴相對高度是安全帽的兩大關鍵規格規定。豎直間隔就是指安全帽在穿戴時,并沒頂高處與帽殼內層間的徑向間距(不包含頂骨筋空間)。
規格基本要求25mm~50mm。配戴相對高度就是指安全帽在穿戴時安全帽側邊帽箍底部至頭上高處的徑向間距。規格基本要求80mm~90mm。豎直間隔過小,直接關系安全帽沖擊---吸收性能,配戴相對高度過小直接關系安全帽配戴的穩定,這兩項規定任何一項不過關都是會直接影響安全帽整體的安全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