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在一定條件下,hb與hrc可以查表互換。其心算公式可大概記為:1hrc≈1/10hb
硬度一般是用在表面,淬火后馬氏體組織硬度高,抗拉強度大,但是卻不能作為受載零件的內部組織,因為雖然抗拉強度高了,但是不適應交變載荷,所有要高溫回火,就是淬火加高溫回火就是常說的調質處理,這樣抗拉和耐疲勞強度都協調了,綜合性能提高
硬度是材料局部抵抗塑性變形的能力,強度是材料抵抗變形和斷裂的能力
金屬液在凝固過程中陷入金屬中的氣泡,在鑄件中形成的孔洞,稱為氣孔。還有氣眼、氣泡、嗆火、嗆等非正規名稱,是孔壁光滑的孔洞類鑄造缺陷。
目視特征:是指肉眼看到的鑄件缺陷的形態特征,是區分氣孔、縮孔、砂眼、加渣及確定氣孔種類性質的依據。
1、形狀:一般為球形或近似于球形、淚滴形、梨形、蠕蟲狀、長針形等氣孔孔洞。
2、表面面貌:在肉眼觀察下,棗莊覆膜砂,氣孔孔壁是平滑的,表面顏色有的發亮,有的金屬---,有的發藍,灰鑄鐵孔洞表面有的附著一層碳膜。 3、尺寸:由于形成氣孔原因復雜,尺寸變動是無規律的,有的大到10至20幾毫米,有的小到不到1毫米。
4、部位:是指孔洞在鑄件截面中的位置,覆膜砂生產原料,一般可分為表面氣孔,一落砂就可發現,哪里的覆膜砂---,內部氣孔只有在機加工后才能顯示出來,覆膜砂,有的皮下氣孔在噴砂后或機加工去除表面硬皮后才能發現。多出現在澆注位置的上面。
5、危害性:氣孔是鑄件常見和多發性缺陷,一般情況下,氣孔使鑄件報廢數量約占鑄件廢品率的25%-80%。
6、氣孔種類:從氣孔形成原因、形成過程、形成機理來分類,氣孔可分為5種,及侵入氣孔、裹挾氣孔、析出氣孔和內外反應氣孔。
3.2試驗結果
原鐵液脫硫前后的的成分見表2、表3,25mm單鑄楔形試塊對應的力學性能和金相組織見表4,金相組織中球化率的評定方法采用金相圖像分析系統自動檢測。
4、結果分析
4.1主要元素對球化率的影響
c、si:c能促進石墨化,減少白口傾向,但ωc量高會使ce過高而容易產生石墨漂浮,一般控制在3.7%~3.9%。si能加強石墨化能力,消除滲碳體。si以孕育劑的方式加入時,可---降低鐵液的過冷能力。為了提高孕育效果,原鐵液的ωsi量從原來的1.3% ~1.5%降到0.8%~1.2% ,ωsi終量控制在2.60%~3.00% 。
mn:在結晶過程中,mn增加鑄鐵的過冷傾向,促進形成碳化物(femn) 3c。在共析轉變過程中,mn降低共析轉變溫度,穩定并細化珠光體。mn對球化率沒有太大的影響。因受原材料的影響,一般控制ωmn<0.30%。
p:當ωp<0.05%時固溶于fe,難以形成磷共晶,對球鐵的球化率影響不是很大。
1s:s是反球化元素,s在球化反應時消耗球化劑中的mg和re,阻礙石墨化,降低球化率。---物夾渣還會在鐵液凝固之前回硫,再次消耗球化元素,加快球化,進一步影響球化率。為了達到高的球化率,應該使原鐵液的ωs量降低到0.02%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