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桕間苗:待苗---5~8cm時,開始次間苗,按10~15cm間距留苗,去劣留優。當苗---20cm左右時,烏桕小苗,結合除草進行第二次間苗,使苗的株行距約為20cm x30cm,每畝保留大苗壯苗7000株。適度密植有利于干形培養和高生長。烏桕木材白色,堅硬,不翹不裂,紋理細致,可作車輛、家具和雕刻等用材。葉為黑色染料,可染衣物。根皮治毒蛇咬傷。白色之蠟質層假種皮溶解后可制肥皂、蠟燭;種子油適于涂料,可涂油紙、油傘等。烏桕的移栽宜在春季4至5月進行,萌芽前和萌芽后都可栽植,但在實踐中萌芽時移栽的成活率相對于萌芽前、后移栽要低。
烏桕以根皮、樹皮、葉入藥。根皮及樹皮四季可采,切片曬干;葉多鮮用,殺蟲,。用于血吸蟲病,大小便不利,平頂山烏桕,毒蛇咬傷;外用治疔瘡,炎,跌打損傷,皮炎。烏桕一般用播種法,優良品種用嫁接法。也可用埋根法繁殖。烏桕移栽宜在萌芽前春暖時進行,如果苗木較大,好帶土球移栽。烏桕喬木,高可達15米許,各部均而具乳狀汁液;樹皮暗灰色,有縱裂紋;枝廣展,具皮孔。烏桕種子處理與儲藏:種子采收后,進行篩選,去除雜質及劣質種子,將好種子攤于干燥的室內陰干。
烏桕蒴果梨狀球形,成熟時黑色,直徑1-1.5厘米。具3種子,分果爿脫落后而中軸宿存;種子扁球形,黑色,長約8毫米,寬6-7毫米,外被白色、蠟質的假種皮。花期4-8月。烏桕采種方法:一是種子自然脫落,組織人員地面拾;二是待充分成熟后用雨布等材料鋪在樹冠下的地面上,用高枝剪采摘或用竹竿人為敲打樹枝,種子落地后集中收取。烏桕喬木,高可達15米許,烏桕植物,各部均而具乳狀汁液;樹皮暗灰色,有縱裂紋;枝廣展,具皮孔。烏桕種子處理與儲藏:種子采收后,進行篩選,去除雜質及劣質種子,將好種子攤于干燥的室內陰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