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調整鐵液
盡管不同種類的干砂熱容量比熱有差異,但鑄型的冷卻速度均比砂型鑄造要慢,對灰鑄造鐵而言,出現白口傾向較少;對球墨鑄造鐵而言,干砂鑄型剛度不及金屬型或覆砂金屬型;澆注鉻系白口鑄鐵時鑄件表面不及金屬型澆注所形成的鑄件硬殼來得耐磨,因此要調整鐵液或相應措施。
消失模鑄造因要提高澆注溫度,一般均采用感應電爐或沖天爐-感應電爐雙聯熔煉。
2.1 灰鑄鐵
1以韌性要求為主的鑄鐵件,鑄造用覆膜砂,鐵液加孕育處理75%si-fe,或加微量鈮、鎳、銅進行微合金化。
2以剛度、強度力學性能要求為主時,降低含碳量,增加球光體量; cr、mo微合化等,促進球光體量增加。
2.2 球墨鑄鐵 用感應電爐熔煉,提高了鐵液溫度,必須采用適合感應電爐熔煉的球鐵和孕育球化劑。
1.1.2 反噴 氣化模eps或stmma模樣澆注時在過高的澆注溫度鐵液的作用下產生激烈的熱解相應反應。
175~164℃:熱變形,高彈態軟化狀,白模開始變軟玻璃狀并膨脹變形,泡孔內的空氣和發泡劑開始逸散,體積收縮,泡孔消失產生粘流狀聚---乙稀液體;
2164~316℃:熔融,粘流態其分子量不變;
3316~576℃:解聚,氣化狀態,在重量開始變化的同時長鏈狀高分子聚合物斷裂成---狀低分子聚合物,氣化反應開始,鑄造用覆膜砂電話咨詢,產生聚乙稀單體和它的小分子量衍生物組成蒸汽狀產物;
4567~700℃:裂解,氣化燃燒,析出氣體---增加,低分子聚合物裂解成少量氫0.6%,co2,co的小分子量的飽和、不飽和的碳氫化合物;
1.2 澆注溫度過低引起的缺陷 1.2.1 皺皮積碳
的影響,澆注溫度太低熱量不足,不能完成分解、裂解、氣孔,白模熱解不,氣相產物減少,液相,覆膜砂,固相產物增多更利于皺皮積炭的出現,產生量增多,鐵液的澆注溫度低于1 420~1 480℃為甚,對薄壁球鐵鑄件更容易產生皺皮、積炭、炭黑。
1.2.2 冷隔對火、重皮、澆不到 白模被加熱分解,要吸收大量熱量,樹脂砂鑄鐵,過低的澆注溫度提供的熱量不---分解白模,故要從鐵液中吸收熱量,使鐵液降溫過甚往往出現在鑄件壁厚,距離又長處;
產出的氣體又增大阻止鐵液充型,從而又降低了鐵液的流動性,故引起冷隔,重皮,澆不到。 當鐵液流股分二股充滿鑄造型頂部會合時,鐵液的溫度已降到較低不能融合,鑄件起簿,澆注溫度---時,極易出現冷隔。 澆注溫度較低時,靠近鑄造型表面先形成薄的鐵殼膜,而后續鐵液充型后,又沒有足夠熱量熔化此膜殼就出現了重皮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