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八十年代, bains w. 等人就將短的 dna 片斷固定到支持物上,借助雜交方式進行序列測定。但基因芯片從實驗室走向工業(yè)化卻是直接得益于探針固相原位合成技術和照相平板印刷技術的有機結合以及激光共---顯微技術的引入。它使得合成、固定高密度的數(shù)以萬計的探針分子切實可行,而且借助基因芯片激光共---顯微掃描技術使得可以對雜交信號進行實時、靈敏、準確的檢測和分析。產品即將或已有部分投放市場,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令人瞻目。
基因芯片是一種中小型剖析設備,能夠迅速和準確地科學研究生物基因信息。制做基因芯片時,可以用機械手臂把很多已經知道或不明編碼序列的dn---段點在玻璃鏡片(一般為2cmx2cm)、銅片或尼龍膜上,再經物理吸附功效做到固定化(cdna芯片)。可以直接在金屬板或金屬表層開展有機合成,從而獲得寡聚核糖核苷酸芯片。 
二、黏附劑的使用
1.多聚左旋賴氨酸(poly-1-lysine)
首先配制0.1%(ω/υ)多聚左旋賴氨酸濃縮液,微陣列芯片分析,室溫下(18~26℃)可保存1年。使用時,微陣列芯片制作,將試劑10倍稀釋成工作液,微陣列芯片,濃度為0.01%(ω/υ),2-8℃冰箱保存,有效期3個月。使用方法是將充分洗凈和預先干燥的玻片浸泡于稀釋后的多聚左旋賴氨酸溶液數(shù)十秒或提拉十次,瀝干.于室溫下晾干12-24小時或在45℃以下烤箱內烘干。處理后的玻片避光干燥可保存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