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鑄鋼是指具有---耐磨性的鑄鋼。按化學成分分為非合金、低合金和合金耐磨鑄鋼。耐磨鋼種類繁多,大體上可分為高錳鋼,中、低合金耐磨鋼,鉻鉬硅錳鋼,耐氣蝕鋼,精鑄合金鋼鑄件,耐磨蝕鋼以及特殊耐磨鋼等。一些通用的合金鋼如不銹鋼、軸承鋼、合金工具鋼及合金結構鋼等也都在特定的條件下作為耐磨鋼使用。
中、低合金耐磨鋼這類鋼中通常所含的化學元素有硅、錳、鉻、鉬、釩、鎢、鎳、鈦、硼、銅、稀土等。美國很多大中型球磨機的襯板都用鉻鉬硅錳或鉻鉬鋼制造。而美國的大多數磨球都用中、高碳的鉻鉬鋼制造。在較高溫度(例如200~500℃)的磨料磨損條件下工作的工件或由于摩擦熱使表面經受較高溫度的工件,可采用鉻鉬釩、鉻鉬釩鎳或鉻鉬釩鎢等合金耐磨鋼。
磨損是物體工作表面材料在相對運動中不斷破壞或損失的現象。按磨損機制劃分,磨損可分為磨料磨損、粘著磨損、腐蝕磨損、沖蝕磨損、接觸疲勞磨損、沖擊磨損、微動磨損等幾大類。在工業領域中磨料磨損和粘著磨損在工件磨損失效中占有比例,而沖蝕、腐蝕、疲勞、微動等磨損失效方式由于往往產生在一些重要構件的運行中,故日益受到重視。在工況條件下,往往是幾種磨損形式同時或先后出現,磨損失效交互作用呈現較復雜的形式。確定工件磨損失效的類型是合理選用或研制耐磨鋼的依據。
另外,合金鋼鑄件,零、部件的磨損是一個系統工程問題,影響磨損的因素很多,它包括工作條件(載荷、速度、運動方式)、潤滑條件、環境因素(濕度、溫度、周圍介質等)、材料因素(成分、組織、力學性能)、零件表面及物理化學特性等。其中每個因素的改變都可能使磨損量改變,砂鑄合金鋼鑄件,甚至使磨損機制改變。由此可見,材料因素只是影響工件磨損的因素之一,要提高鋼件的耐磨性需要從特定條件下的摩擦、磨損系統整體著手才會取得預期的效果。
? 流動性差,體積收縮和線收縮比較大
? 綜合力學性能較高。抗壓強度和抗拉強度相等
? 減震性差,缺口靈敏度高
? 低碳鋼鑄件具有較好的焊接性。
? 鑄鋼件的小壁厚應大于灰口鑄鐵的小壁厚。不宜設計過于復雜的鑄件
? 鑄鋼件內應力較大,容易彎曲變形
? 結構應盡量減少熱節點,并應創造連續凝固的條件
? 不同厚度的連接壁和過渡段的圓角比鑄鐵大
? 復雜鑄件可設計成鑄件+焊接結構,方便鑄件生產
奧氏體耐熱鑄鋼含有較多的鎳、錳、氮等奧氏體形成元素,在 600℃以上時,有較好的高溫強度和組織穩定性,焊接性能---。通常用作在 600℃以上工作的熱強材料。典型牌號有 1cr18ni9ti321, 1cr23ni13309, 0cr25ni20 310s,1cr25ni20si2314,2cr20mn9ni2si2n, 4cr14ni14w2mo等。
奧氏體鋼可以采用高溫固溶熱處理,以獲得---的冷變形性。奧氏體熱強鋼則先用高溫固溶處理,然后在高于使用溫度60~100℃條件下進行時效處理,山東合金鋼鑄件,使組織穩定化,同時析出第二相,以強化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