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了全新的屋頂“太陽能瓦片”。太陽能瓦片就是在太陽能電池板上覆蓋了一層有色透光膜,然后蓋上了高強度的鋼化玻璃,以提供保護。它直接把太陽能板和屋頂瓦片整合在了一起。
在地球的另一端,薄膜太陽能發電的揚明,已于今年推出薄膜發電曲面瓦。
來自中美-的兩個能源大佬,緣何都開始著手屋頂太陽能瓦片市場?在業內看來,這與其中所蘊藏的-市場有著-的關系。
“瓦”的-
瓦作為常用的建筑材料不僅-了人們的居住環境,而且也推動了我國磚木建筑結構體系的完善與發展,成為我國建筑體系的重要標識之一。不過在長達近3000年的歷史發展中,日常所見的瓦大多是粘土燒制而成。
現在,揚明推出薄膜發電曲面瓦以及此次發布太陽能瓦片。讓瓦-建筑體系一部分之外,增加了新的功能——發電。
自2013年揚明擁有了轉化率高的銅銦硒薄膜發電技術。隨之,揚明開始著手開發各類薄膜發電組件的工作,這其中就包括曲面瓦。
位于北京,有一片灰色的太陽能發電瓦-引人注目。與一般屋頂上的光伏電池板有所不同,太陽能屋面瓦,這些瓦片就是揚明所-的薄膜發電曲面瓦。
揚明薄膜曲面瓦的拱形造型可以-地與中國傳統建筑相結合
揚明薄膜發電曲面瓦利用薄膜發電組件和安全玻璃結合,讓瓦片在安全-的前提下,能夠實現屋頂太陽能發電。而且,其造型也是借鑒了中國傳統建筑所用的拱形瓦片,能夠-的與建筑外觀融為一體。
龔先生今年已經38歲了,住在武漢江夏區的一個老小區頂樓,住在老小區頂樓的業主或多或少的都會遇到一個問題——房頂漏水,如果樓頂是個斜頂還好,如果是平頂樓頂,下大雨則容易積水。時間一長,樓頂的防水層老化,就會出現漏水,就算維修好了,后期也會出現反復漏水,實在是煩之又煩。
但是現在,有一些業主買房特意選擇在頂樓的房子,為什么呢?原來他們是找到了能夠-解決樓頂冬冷夏熱、漏水反復的方法,并且還能給他們帶來持續性的收益。那就是搭建揚明光伏陽光房,揚明光伏瓦可以在樓頂上搭建來進行防水,因為光伏的搭建需要到發改局備案,辦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備案證,然后到申請并網,這樣光伏瓦搭建的光伏陽光房就不屬于-建筑了;而且揚明光伏瓦采用卡扣式結構防水技術,鋁合金邊框一體成型技術,能夠防水,所以龔先生非常的高興,這樣既能防水,還不怕鄰居-。
在陽光房搭建好后,龔先現自己家屋頂上多了一層可利用的空間,于是將沙發,茶幾和花草都搬到了這里,將這里布置了起來。-的是裝扮起來的屋頂竟然--,一下子升值了百萬,而且夏天在屋頂的沙發上面躺在也完全感覺不到熱。龔先生也將光伏瓦發的電用來上網,家里再也不用交電費了,多余的電并錢,-是一舉多得。
提起太陽能,您首先想到了什么?是郊區平房頂上的熱水器,還是荒漠里連成片的發電板?總說太陽能是清潔能源,為啥在城市里難尋它的影子?
今年春天,海淀區科技園里面的“g-park科技公園”就能迎接市民們了。這個公園雖不大,但里面有著不少太陽能新科技產品,其中有些已在模擬城市環境中的應用。太陽能道路直接給路燈發電,太陽能小亭子不僅能照明還能給手機充電。
太陽能垃圾桶,能給清潔工發信息
涼亭的半透光太陽能屋頂,每天能發30度電
在公園開放之前,工作人員帶著-體驗了一番這個太陽能小。
這個公園未來是海淀科技園園區中的一塊綠地,面積不算大,約有七八十平方米見方。就像常見的街邊花園,這里種植著樹木、草坪,安裝著路燈、灌溉系統,還有一座涼亭和一個小會議室。不同的是,這里的設施雖然接入了市電,但也擁有一套太陽能發電系統。每個路燈、每個草坪景觀燈上,都有自己的太陽能電池。涼亭、會議室頂上則鋪設了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路燈,并不算新鮮事。“經過這些年的技術積累和實踐之后我們發現,這樣的公園完全有自給自足的發電能力。”園區建設者之一、來自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的-說。
如園區中的涼亭,亭子頂上40多平方米的面積,安裝了7千瓦時的太陽能電池,“除去夜晚、陰天,行業里一般按照每天日照4個半小時計算,這片屋頂能發出近30度電。”它還可以適當透出光線,方便在涼亭里下棋、讀書的人。這些電力基本已經可以滿足這個公園的照明、灌溉。“這樣的模式,已經可以在城市里推廣。”
園區中的一段小路也頗為特殊,看上去類似塑膠的材質,其實也是由太陽能電池制成,其發電量可以供路邊路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