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確定幾個數(shù)據(jù),導管的直徑d、導管下放至孔底什么位置h也就是導管下端距離孔底多大、孔的直徑d、罐料澆制完畢后混凝土埋管---l。
之所以要確定---混凝土量,就是為了防止混凝土量太少,澆制后頂面與下管口之間還有距離,這時候混凝土頂面肯定是淤泥,第二罐澆制后,淤泥會夾在兩罐混凝土之間,造成斷樁。導管下管口距離底部該多大距離呢,一般是300-500mm,根據(jù)導管直徑而定,因為罐澆制前,導管內需要放隔水球或者隔水栓,要---隔水球能夠順利通過。
罐澆制完畢后,要---埋管---大于1m以上,也就是說l 至少為1m,當然要看看規(guī)程了,遼寧導管,我們電力控制在2m以上,其實1m也夠了。由于管外水壓的作用,管內混凝土頂面一般高于管外混凝土頂面,管直徑小的話,可以不考慮這點影響。
1鋼筋籠和鉆孔的中心要對應,定位要正確。鋼筋籠在jing確就位后必須進行加固,防止浮籠或移位,灌砼導管,鋼筋籠安放---后安設導管,導管盡量放置在孔中心,同時在水下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拆除導管時要---豎直吊拆不晃動,緩慢進行。
2在灌---混凝土之前zui好先配制0.1~0.3m3水泥砂漿放進滑閥以上的導管和漏斗中,然后再放進混凝土,確認初灌量備足后,即可打開封閉閥,灌灰導管,灌進---混凝土進行封底,混凝土封底時,導管埋深控制在1.5m左右。
---混凝土灌注正常后,必須連續(xù)進行,灌注導管廠,不得中斷。否則先灌進的混凝土達到初凝,將阻止后灌進的混凝土從導管中流出,造成斷樁。同時在灌注過程中,應經(jīng)常用測錘探測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確認導管埋深,并適時提升、逐級拆卸導管,保持導管的公道埋深。此時要留意,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出現(xiàn)不返出漿時可以適當緩慢向上提拔震動導管,迫使混凝土灌注。當混凝土接近鋼筋籠時,宜使導管埋得較深。提管過程中要緩緩上提,如過猛易使導管被拉斷。所以埋管---一般應控制在2到6m,或使用附著式震搗器,使導管四周的混凝土不致過早的初凝。同時應留意灌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