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梨樹冬季管理是實現其-益的重要技術措施,這對于克服梨樹“大小年”結果現象,提高梨樹產量及品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樹的修剪根據梨樹的特性,修剪量要輕,少疏多緩放,多利用輔養枝:由于梨樹成枝力較低,選擇性小,所以要連枝作形,主枝角度可以較小,-注意上強下弱現象。
1. 一層主枝的選留。定干后一年,不論能選出一個還是兩個主枝,對選出的枝條,不足 30 厘米的不短截,將選作中干延長枝的枝條適當短截,對選作主枝以外的中枝或短枝不短截或疏剪,待第二年這些中、短枝生長轉化成長枝,可選作主枝或輔養枝。梨樹在幼樹期,主枝 35~40 度角即可,一般不超過 45 度角。
2. 主側枝的培養。由于梨有些品種發枝少,所以骨干枝的選留要靈活,注意多留。主枝可以近鄰接。幼樹 3~4 年生要盡量多留枝少疏枝,多留的枝既可作為早結果的輔養枝,待 3~4 年后枝條增多,再分清主、側枝,然后進一步培養。側枝在主枝上排列也要靈活,掌握有枝就用、有空就留的原則,枝條少的梨樹品種,可用后生枝培養,如無側枝,可先培養好主枝,待樹齡長大,分枝角開張后,可由后生的側生的分枝發生,然后再培養。
3. 利用輔養枝:幼樹期要多留多用輔養枝,通過對長枝的緩放,拉枝促使形成果枝提早結果。
4.修剪時間:在落葉后的11月上旬至次年一月底,由于品種、栽培方式不同,修剪方法各異。梨樹修剪是調節樹冠各部生長結果的一種栽培技術。樹形選擇要符合梨樹的生長結果特性,使其具有-的骨架,有利于樹冠通風透光,立體結果,便于管理,節約生產成本。
5.結果枝組的配置:應根據空間的大小、將大小枝組,上下左右插空交錯配置,做到多而不密,枝枝見光,里外透風,結果正常;恐髦φ既珮涞70%。一個主枝上在基部宜配置中型枝組,先端宜配小型枝組,背上不宜配過大的枝組,否則,會影響光照和主枝長勢。
6.對結果枝的修剪:應根據枝條粗細確定花芽的留量,超過0.7cm的結果枝,一般留6―7個花芽,過細的結果枝可不留花芽。對營養枝的修剪要因樹勢而定,樹勢較強的,應緩放或輕剪,促進花芽分化;樹勢較弱的,要適度短剪,使樹勢逐漸增強。
1、刮樹皮
俗-:要吃梨,刮樹皮。在修剪完成后,梨苗供應,應立即對多年生梨樹主干上的粗老皮、翹皮、裂皮刮盡,以減少粗老樹皮縫隙中的越冬病蟲。
2、清園打封園藥
在落葉后,要及時清掃果園落葉,清除枯枝和廢果袋,摘除僵果,鏟除果園的雜草,集中燒毀。對于吊枝繩和頂枝桿等在用后應及時燒毀,對于采果筐、果箱要噴后再使用。在上述工作完成后,應立即對全樹噴波鎂5度石硫合劑,消滅越冬病蟲。
3、樹干刷白
為防止病蟲和凍害,11―12月應對梨樹主-分刷白。涂白劑的配制方法:生石灰6―6.5kg,石硫合劑原液波鎂20度1kg或殘液,清水15kg混合制成。如再加牛油100g,豆漿適量,可防止藥劑過早脫落,效果-。
梨苗屬于喬木,在全球都有廣泛的分布。梨樹苗在出土前要采取“少量多次”的澆水方法,經常保持床面濕潤。梨樹苗出齊并長出真葉后,要采取“少次多量”的澆水方法,保持根系層濕潤。在梨樹苗生長旺季,喜水喜肥,在土壤排水-的條件下,應當保持對水分的需求,但到生長后期,應適當控制水分,-徒長,提高梨樹苗新梢的木質化程度。田間除草、間草業是梨樹苗培育的一樣重要工作,一般多采用人工除草,本著“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勤除見草就拔。梨樹苗在長到3-5厘米時即可間苗移栽,結合間苗,定苗的株行距為7-15厘米,即每延長28-30株。根據梨樹苗圃地土質和留苗密度及生于情況,可以酌情追肥,一般在6月下旬追肥,8月上旬可追肥2次,每次每畝用量200克,以增強新梢木質化程度。
梨苗的栽種對于環境的要求還是比較的高的,比如說栽種時的溫度、光照、水分等等,下面我們就從這幾個方面詳細的介紹一下。
溫度,梨樹對溫度的要求與種類和品種有關,不同樹種相差很大。因此,在引種時時需注意梨樹品種的溫度要求。
光照,梨樹是喜光果樹,只有充分的光照才能獲得較好的收成。不同的光照強度對梨樹的果枝分布、果實大小、果實的等都有明顯的影響,相對光強越高梨單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越高。
水分,梨樹土壤水分的要求因品系的不同有一定的差異,以砂梨系統的品種對水分的要求高,所以我們要根據梨苗的品種共給水量
晚秋黃梨苗培育時間以及定植方法介紹,在之前要開始準備的工作,平整土地,若有條件,可對整個園子深層翻整再開始。整地結束,依據實際的數量開始確定距離。此外,為了讓產量能夠上漲,前期杜梨苗生產可進行矮化密植,挖穴對苗木的根部生長是非常有-的。
在之期間,梨苗的定植時間可在春秋這兩個季節,這樣在來年春季萌芽前,這時的根部已經長出新的出來,苗木生長快。而在北方,因為冬天的氣溫太寒冷,土壤--,不利于苗木成活,因此春植會比較好,梨樹苗的根部是較為旺盛,定植成活率較高。
在要進行的時候,應先將基肥拌上一部分土壤填入定植穴或定植溝中,若是有條件的話,基肥填入后,再在定植穴或定植溝中填土至接近地表處,注意杜梨苗的根部要舒展開,且不能與肥料直接接觸,否則容易導致燒苗現象。
這種方法對杜梨苗的長成是非常有幫助,在平時的操作中也是比較多見的。
晚秋黃梨的適時采收,就是根據果實本身的特點、運輸距離、商品需求、貯藏時間、貯運條件等選揮合適的成熟度進行采收。采收過早,不僅產品的大小、產量會受影響,而且果實色澤、風味和品質較差,耐貯藏性也較差。采收過晚,雖然能提高食用品質,但產品已經或者即將開始成熟衰老,易誘發虎皮病、水心病等生理病窯。-是當果實在樹上已通過呼吸躍變期后采收,果實的耐貯性-下降。
根據晚秋黃梨的不同成熟度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 未熟期 果實在母體上尚未達到可食甩對應具有的足夠風味的階段;或者對于采收后有成熟過程的品種,即使進行追熟處理論達不到模好風味;
2.適熟期 果實在母體上已經達到可食狀態的階段,或者具有后熬過程的品種,經迫熟可達到食用要求的風味、品質。
3.完熟期 果實在母體上已經達到應具有的食用風味、品質。
4.過熟購果實在母體上味道已經明顯變談,或者已經失去鮮食商品性。
確定采收期的一般原則是,對于遠距離運輸銷售或長期貯藏的果實,采收成熟度應掌握稍低一些,而就地銷售或作加工原料可以適當晚采。同時根據商品要求確定適當采收期。
晚秋黃梨作為商品,適時采摘是個重要的問題,-采收適期,要根據市場要求、價格、品種、氣候等諸多因素,綜合考慮后確定。例如,7—8月份,南方市場急需金冠,喬納金等,以青果出售,既受歡迎,價格又好、國慶、中秋節前半月,市場需早熟富士、 “步品富士”,就提前摘袋,9月中旬采收,價格非常高,綠寶石梨山東泰安地區成熟期在8月上旬,但7月中下旬市場需求綠寶石梨,果農早采上市獲取高的利潤。而對于加工果實則要等果實成熟期采摘,果實達到應有風味、營養,加工產品才能有好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