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件重量為4500kg,材料為qt400-18,呋1喃樹脂自硬砂造型。采用15t/h工頻電爐熔煉,化學成分為:wc=3.5%~3.7%,ws=2.2%~2.7%,wmn=0.3%~0.47%,wp≤0.06%,ws≤0.2%,澆注溫度為1350~1380℃。澆注系統采用半封閉式、橫澆道在分型面的環形底注工藝,內澆道為4道φ35mm的陶瓷管,直澆道為φ80mm,橫澆道截面為:70/80mm×100mm,堿性酚醛樹脂自硬砂工藝,截面比為:f直:f橫:f內=1∶2.99∶0.77,樹脂自硬砂的應用,工藝方案如圖1所示。這樣設計出來的鑄件缺陷主要為夾渣,位置在法蘭背面和軸承上表面,形狀不規則,無金屬光澤,用滲透液或磁粉檢測,有時用肉眼即可發現
1硅對增碳劑增碳效果的影響 鐵液中的硅對增碳效果有較大的影響。硅含量高的鐵液增碳性不好。有人讓鐵液中si的分數在0.6%~2.1%的范圍內變化,并添加如表1所示的a,b兩種增碳劑,什么是樹脂自硬砂,觀察加入增碳劑后增碳時間的區別,其結果如圖3所示,鐵液中si的分數高時,增碳速度慢。
2 冷隔缺陷的產生原理和解決方法
冷隔,就是鐵液溫度低造成的,導致鑄件-漏氣,表面差。造成鐵液溫度低有以下三個方面。
2.1 鐵液溫度沒澆注前溫度已經低了
鑄件表現為:鑄件大面積冷隔。
解決方法:提高澆注溫度。
2.2 澆注操作不合理,導致鐵液在鑄件上降溫太快
(1)澆注流速慢:剛開始澆注時流進的鐵液,要熔化澆道部分,湖北樹脂自硬砂,損失大量的熱量!這股涼鐵液流到鑄件任何部位都是冷隔。
解決方法:在不反噴的情況下,加快澆注速度。
(2)澆注時斷流:鐵液斷流后,先澆注鐵液降溫,后澆注鐵液如果不能和原鐵液熔融,就會出現冷隔。
解決方法:避免斷流。
(3)反噴引起:由于黃模沒有烘干或白模密度太大或涂料透氣性差,澆注時出現反噴,影響澆注工正常澆注,致使鐵液流速小或斷流,出現鑄件冷隔。
解決方法:增加黃模烘干時間;降低白模密度;增加涂料透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