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泡石sepiolite是由德國學者維諾納于1789年發覺并稱的,是達語“海泡沫塑料”的含意。因為它品質特輕,能浮在河面,與墨斗魚多孔結構人體骨骼類似而而出名。海泡石在大自然---不廣,非常少產生獨立的很多沉積。它與構造類似.化學成分同樣的凹凸棒石一起通稱為鎂質黏土。海泡石有機化學組成海泡石化學方程式為mg8(oh2)4[si6o152(oh)4·8h2o,在其中sio2一般在54%~60%,mgo含量在20%下列。它的化學成分從理論上講是sio2和mgo及h2o,但一般都帶有殘渣,如湖南省.江西的海泡石化學成分中有alo3.fe2o3.na2o等。
在結晶學上,海泡石屬斜方晶系或單斜晶系,空間群為pnan, a~0.528 nm ,b≈2.695 nm,海泡石軟質原礦, c=1.337 nm, β=90°。 通道橫截面積為0.37x1.06 nm2,土狀海泡石,因而可容納較多的沸石水。海泡石本身含有大量的水,水分子以沸石水(包括吸附水)、配位水和---水三種形態存在9)。其中---水以oh形式存在,沸石水進入通道,配位水受mg2+離子束縛較強。這三種形式的水對海泡石性質的影響有很大區別。海泡石受熱過程中這三種形式的水會逐漸失去而使海泡石的結構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