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我注意的是孩子們的乘車方式:接近80%的孩子獨自或是由家長抱著坐在副駕駛位置。也許孩子貪圖副駕駛座位視野開闊,也許將孩子放在旁邊便于照顧,也許以為將孩子抱在懷里安全……但事實是孩子被置于危險之中。
現在大部分車輛都在副駕駛席前方配備了正面安全氣囊,安全氣囊對于系安全帶的成年人具有---的保護作用,但是對于兒童無疑就是一枚。所以,兒童應盡量遠離這個位置。有些家長坐在副駕駛席上抱著孩子,以為這樣會安全,兒童安全坐椅,其實恰恰相反。試驗表明,車輛在40km/h情況下緊急制動時,一名體重為5.5kg的兒童所產生的沖擊力相當于110kg的物體。試想一下,超過200斤的東西您能抱得住嗎?而且這只是低速情況下的緊急制動,如果發生高速碰撞事故,后果可想而知。看到那些抱著孩子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家長們,真想對他們說一句:“您這不是為了孩子的安全,您是為自己多配置了一個安全氣囊啊!”
據交通管理局統計,2007年中國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1~6歲兒童2243人,座椅安全兒童,---7685人,每10名遭遇的兒童就有超過2人。這樣高的率與兒童乘車方式不正確有很大關系。
在中國,由于汽車進入家庭的時間還不長,很多用車常識還沒有得到普及,尤其是兒童乘車安全值得關注。
盲區三:
給孩子系---安全帶
一些家長為了---孩子的安全,特意為他們扎上了安全帶。但由于身材矮小,大多數孩子只用了扎在腰部的那段,---的安全帶---用不著。
提醒:目前絕大多數車型的安全帶都是為---設計的,不適合兒童體型。孩子使用---的安全帶,綁得太緊,在發生交通意外時就可能造成孩子的腰部擠傷或脖子臉頰壓傷;綁得太松,兒童又會從安全帶的保護中飛出來。所以,建議小于6歲孩子,好不要用---安全帶。
盲區四:
---把頭探出車窗
有的父母為了讓已經上車的孩子跟同學打招呼,打開車窗玻璃,---能把頭或胳膊探出車窗。
提醒:如果車窗沒有防夾手功能,小孩子的肢體探出車窗,就極易發生擠夾。盡管這類的事故發生較少,但也須保持警惕。
盲區五:
在車里堆滿玩具
一些家長為了---能在車里玩的開心,特意在車內堆滿了各種兒童玩具。
海心沙公園舉辦兒童安全出行活動,家長分享安全心得
兒童坐車里哪個位置?是車后座中間的位置
“小孩不能坐前排,尤其是有安全氣囊的車更是危險,車上都有---標志的,可惜很多無知的家長還是抱小孩或者讓小孩單獨坐前排,這---就是……”日前,小孩坐車安全再次成為關注重點。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就有3.5萬名兒童在道路交通中---。那么,兒童在車內哪個位置?父母應如何注意小孩的交通安全?昨日,在海心沙公園舉辦的“安全出行好成長”廣州站的活動上,一一為你揭曉……
昨日上午,東營東城兒童安全,在海心沙公園,幾十個廣州家庭帶著小孩子一同學習道路安全知識。“抱著小孩坐在駕駛座上,不對!小孩沒有走斑馬線,打叉!這個人紅燈還在過馬路,不對!……”植女士指導著3歲的兒子,在圖上找出了8個錯誤。
“在家里,我們會畫些小圓圈,媽媽當指揮,兒童安全故事,讓他練習。因為有時是保姆帶他出去,我們不放心,要教會他自己懂得這些知識。”參加活動的趙先生告訴---,兒子今年兩歲多了,在家人灌輸下,已經懂得“乘車要系安全帶,紅燈停綠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