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機對比分析
在額定轉速下, 假定風機進出口處截面上動壓靜壓均勻分布,對風機進口、出口壓力及壓差,集流器進出口壓力及其壓差進行統計。取點方法:在截面中心為軸心,周邊均勻取了20 個點,之后計算取其平均值,可以看出,同流量下,加米字形集流器的靜壓和全壓差分別為-4 389.0 pa 和-2 252.9 pa,而普通圓弧形集流器的壓差為-982.9 pa 和-32.1 pa,相比可以看出,風機 加米字形集流器導流效果比普通圓弧形集流器好。但是同流量下,淄博風機,普通圓弧形集流器比加米字形集流器風機壓差大,有效值大2 366 pa,風機全壓差加米字形比普通圓弧形小2 350.8 pa,減少的這部分能量用于摩擦-。說明集流器經過改造提高了粉塵流的導流能力,提高了風機的性能。
本文對掘進工作面風機集流器結構進行了改進研究。并對改進前、后的結構的集流器導流效果做了理論分析。然后應用fluent 流體軟件對其進行了數值建模分析,離心引風機, 充分認識離心分機內部流場流體的流動規律,并得到集流器及整個風機的壓力云圖,截面所受阻力云圖,并取點做了統計分析。研究結果表明:風機加米字形集流器使集流器進出口壓差增加,明顯地起到對粉塵流場的導流作用。但是集流器由于增加米字形支撐架,造成集流器截面的摩擦力增大,離心鼓風機,消耗了風機的一部分動能。但對大型除塵離心風機總體來看,采用該結構---減少制造難度和加工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某車間風機至2016年止已運行近8 年,振動一直偏大,已困擾生產多年。即使是更新了葉輪總成,并在聯軸器對中性符合允差的情況下,運行時前后兩軸承位殼振實測振動速度有效值分別達到了3.0 mm/s 和3.6 mm/s 左右,這是屬于“可容忍”的范圍,但不宜長期運行工作。經我設備人員分析,認為振動大的原因有:一是混凝土基礎過于單薄,重量不足,且運行時基礎周圍地板有明顯的顫動;二是預埋地腳螺栓有松動跡象。經上級研究,決定趁當年大修時間充足的機會,對上述存在問題---,破除舊基礎后,按本文前述處理措施重新設計、施工新的混凝土基礎和預埋地腳螺栓。
開機正常生產后,該風機軸承位殼振實測振動速度有效值分別降到了0.45 mm/s 和0.52 mm/s,屬“---”級別。安裝精度不達標及其檢查處理措施安裝精度主要是指風機軸與驅動電機軸的同心度,即對中性。離心式風機聯軸器的同心度要求---。如果聯軸器沒有找正,或是找正達不到要求,引起風機振動將不可避免。應注意的是,即使原來同心度已經符合要求了,但是風機運行一段時間后,由于各種原因,同心度會也會發生變化,所以應注意定期檢查同心度,鍋爐風機廠家,如發現同心度超過允許偏差了,要立即重新找正。因此,當風機發生異常的振動故障時,檢查聯軸器的對中情況是的。
蝸殼優化對風機金屬葉輪穩定運行的影響
蝸殼是離心風機金屬葉輪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通過導流與擴大壓力來提高離心風機的效率。蝸殼入口氣流由于受到蝸殼流動不對稱的影響,導致分布不均的現象發生。這種分布不均勻的現象會直接堵塞葉輪出口,從而使葉輪發生周期性的加速或減速,進而降低離心風機的工作效率,縮小了風機工作的范圍,影響了金屬葉輪的平穩運行。因此在蝸殼的優化設計過程中必須將蝸殼寬度對流場的影響考慮在內,合理設計外殼的寬度,降低對流場的影響。從而---金屬葉輪的平穩運行。
電機優化對風機金屬葉輪穩定運行的影響吸油煙機、空調系統等設備空間較小,為了節省空間,一般會使用內藏電動機設備。內藏電動機的長度、頭部傾角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風機性能和噪音。對內藏電動機的形狀設計不當會增加金屬葉輪內部的流動損失,從而導致噪聲增大,離心風機性能降低。電動機的軸向長度和氣流的排擠率呈正相關的關系。葉輪進口處的流道變窄會使前盤處脫流區域變大,從而導致金屬葉輪內部損失增加。因此,在設計電機形狀時,應充分考慮電機形狀對葉輪內部流動的影響,從而提高金屬葉輪的穩定性,---離心風機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