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深綠色,中脈微下陷,下面顏色較淡,除沿中脈有柔毛或脈腋有髯毛外,其余部分,中脈和側脈均突起,側脈5-8對。插穗下端近芽處剪成光滑斜面,以增加形成層與土壤的接觸面,有利于生根。插穗上端距芽眼0.8~1厘米處剪齊成平面。插穗剪好后,應立即將其下端斜面浸入清水中浸泡15~20個小時,使插條充分吸足水。花期4月,果期8月。紫葉李喜陽光、溫暖濕潤氣候,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對土壤適應性強,不耐干旱,較耐水濕,但在肥沃、深厚、排水---的黏質中性、酸性土壤中生長---,不耐堿。
葉片橢圓形、卵形或倒卵形,小區綠化苗木,極稀橢圓狀披針形,長23-6厘米,寬2-3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圓鈍鋸 齒,有時混有重鋸齒。花1朵,稀2朵;花梗長1-2.2厘米。或微 被短柔毛;花直徑2-2.5厘米;萼筒鐘狀,臨沂綠化苗木,萼片長卵形,先端圓鈍,邊有疏淺鋸齒,與萼片近等長,萼筒和萼片外面,萼筒內面有疏生短柔毛。插條準備:選擇樹齡3至4年,生長健壯的樹作為母樹。在深秋落葉后從母樹上剪取無病蟲害的當年生枝條,也可結合修剪將剪下的粗壯、芽飽滿,無病蟲害及機械損傷的枝條作為插條。
現起苗現栽植,提高移植成活率。移植時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移植前每畝地施4至5噸腐熟農家肥和含量各15%的三元復合肥0.05噸,深耕細耙后移植。嫁接的砧木一般選擇兩年生的苗,好是專門做砧木培養的,嫁接前要先短截,只保留地表上5~7厘米的樹樁,6月中下旬,在事先選做接穗的枝條上定好芽位,接芽要飽滿、壯實,綠化苗木供應商,無干尖和病蟲害。低氣溫升至0℃后,白天揭開草簾,夜晚四周圍草簾;低溫度達到5℃以上時,白天應打開拱棚,適當放風,防高溫灼傷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