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鋼方式一般可分為長流程煉鋼法和短流程煉鋼法:
長流程煉鋼法也稱為高爐-轉爐-連鑄煉鋼法,是以鐵水、廢鋼、鐵合金為主要原料,在轉爐 中完成的煉鋼方法。轉爐法對生鐵成分有較嚴格的要求,早期不能使用過多廢鋼。但隨著技 術進步,廢鋼使用量已提高到 10~30%區間。
短流程煉鋼法也稱電爐煉鋼法,是利用電弧熱冶煉的一種工藝,原料 70%~90%使用廢鋼。
相比長流程法,短流程法具有以下優勢:
1) 投資小。建設投資僅為長流程法的 1/2;
2) 勞動效率l高。煉鋼效率相比長流程法提高 40%;
3) 環境友好。相比長流程法,生產 1 噸鋼約減少 1.6 噸碳排放、3 噸固體廢渣、可替代 1.6噸鐵精礦,可節約 1 噸原煤和 1.7 噸新水。
據統計,今年1到10月,煉鋼用廢鋼鐵消耗量1.57億噸,同比增長37.8%,不銹鋼廢品收購,廢鋼比超過了20%。
“我國將迎來鋼鐵產品-的報廢期,到2020年廢鋼資源年產出將超過2億噸。”節能與綜合利用司---說,同時也要看到,2017年的平均廢鋼煉鋼比為35.5%,美國、歐盟分別為72.1%和55.5%,相比之下我國的廢鋼煉鋼比仍然較低,廢鋼鐵利用還有較大發展空間。
在王方杰看來,電爐鋼70%的成本來自原材料。盡管我國已---“對符合要求的廢鋼鐵準入企業---即征即退30%”的優惠政策,但落實比例還不高。建議對廢鋼鐵加工產品實行幅度稅費減免,以提高鋼鐵企業應用廢鋼的積極性,促進節能減排。
廢鋼根據來源可以分為“自產廢鋼”、“加工廢鋼”及“折舊廢鋼”。一般來說,“自產廢鋼” 由鋼鐵企業下屬的回收加工部門自行處理后回爐重造;“加工廢鋼”和“折舊廢鋼”則主要 由物資回收企業、回收加工企業等通過廢鋼設備處理后返回鋼廠重新造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