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增碳的措施
1.原始鋼液與模樣碳濃度的平衡
鑄鋼件表面碳濃度的分布,主要取決于模樣分解產物中碳與鋼液中碳的濃度梯度,隨著鋼液中原始碳量的提高,二者的濃度差縮小,可地鑄鋼件表面增碳。鋼液中合金元素對鑄鋼件表面增碳有很大的影響,如cr可增加鑄鋼表面的增碳,但可以減少碳層的。
2.選用低密度或低含碳模樣材料
模樣材料的變化可---降低模樣分解產物中碳的濃度,從而減少鑄件表面的增碳。模樣的密度越低,不僅發氣量減小,而且生成的固相碳也相應減少,所以可使模樣分解產物中碳的濃度降低。低密度的模樣易于氣化,殘存液相少,所以對鋼液的冷卻作用小,有利于降低鑄鋼局部增碳。對于一般的鑄鋼件的生產,模樣密度適于控制在0.016~0.025g/cm2。生產實踐表明,不銹鋼鑄造公司,共聚模樣材料即可克服eps模樣材料熱分解產物中殘碳較多,也可克服pmma模樣發氣量大,澆鑄時宜產生反噴、嗆火、氣孔等缺陷,可作為鑄鋼件的首先模樣材料。
在模樣材料中增加脫碳劑,如硼酸、硼砂等,防止其燃燒;也可加入苛性堿、磷---氨鹽類,提高模樣發火溫度,推遲---燃燒,縮短金屬液與模樣熱解產物的作用時間。
在模樣中加入阻燃劑,阻止高溫時裂解燃燒,使其不產生或少產生含含碳固相物。如可加入---、三磷酸鹽、、三氧化二銻等,同時還可加入二---酰---化物、二月桂酰氧化物等,加速含阻燃劑的模樣轉變為氣體。
---鑄鐵平臺的構成要素
1、鏟刮工藝:人工鏟刮在鑄鐵平臺加工過程中是重要的工藝,它決定了鑄鐵平臺的平面度誤差大小,以及工作面的可接觸點數。0級板平臺在每邊為25㎜平方的范圍內不少于25點;1級平臺在每邊為25㎜平方的范圍內不少于20點;2級平板平臺在每邊為25㎜平方的范圍內不少于16點;3級平板平臺在每邊為25㎜平方的范圍內不少于12點。鏟刮完成后平臺四個邊棱倒鈍。
2、清砂與涂漆:平臺底面清砂要,干凈且噴涂紅色防銹漆。側面要平整后再涂漆,一般涂籃漆或綠漆。
3、包裝要求:主要是木質包裝,盡量選用厚質木材覆蓋平臺上工作面,時做全封閉包裝。包裝前平臺工作面防銹措施要做好。
4、運輸要求、在平臺裝車后,檢查是否有懸空,如有懸空要墊實,避免振動。平臺不要摞放過高以免擠壓變形。
5、 配件選擇:主要是支架選擇,支架用材為壁厚1.5-2mm的方鋼和角鐵,焊接密度和結構要合理,調節螺栓要旋轉通暢。
6、安裝調試:一般先用用框式水平儀調平,在用光學合像水平儀或電子合像水平儀再進行一次平面度誤差測量,如有問題可要求平臺生產商來現場鏟刮。
7、正確使用:鑄鐵平臺在調試完成后即可使用,室溫控制在20±5℃使,在臺面上檢測工件要輕放輕挪,不要集中使用一個區域,盡量均勻使用整個鑄鐵平臺的面積。
上車床前,通常采用劃線的方法找出毛坯的基準,不銹鋼鑄造價格,即先將工件置于劃線平臺,在各處加工余量的前提下,劃出其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的腰線即相互垂直的兩中心平面x-x、y-y,作為車削前的校調基準。然后工件上車床,一端由車頭卡盤夾住工件左端的工藝搭子,另一端用小四爪卡盤夾緊頂于尾架處,將校調基準x-x所在的平面大致轉平,并在x-x---取兩點a、b兩點距離越遠越好,不銹鋼鑄造,再用劃針盤來測量這兩點是否等高見圖2。
如不等高,可通過調整兩端的卡爪,將兩點校平。然后將劃針盤移至工件對面,檢查同一根腰線與前面是否等高,如果不等高便通過轉動卡盤和改變劃針的高度,使前后腰線等高。這時只是校正了x-x所在平面與機床水平中心平面平行,還要再將工件轉過180°,檢查原腰線與劃針盤的高度是否一致,不銹鋼鑄造件,如不一致,則再通過兩端的卡盤來調整,如此多次反復,直至x-x水平腰線與機床水平中心線重合為止。然后再將工件轉過90°,使另一根腰線y-y轉至水平位置。再用同樣的方法將該腰線調整到與機床水平中心平面重合,這時才完成該工件的校調過程,這種方法既費時又費力。